茶旅融合魅力無限——建設暢通、宜游、秀美、富裕新安化·茶旅篇
發布時間:2024-10-20 點擊:54
天下黑茶,神韻安化。
中國黑茶發祥地之一的安化縣,近年來“以茶促旅、以旅興茶”,推進茶旅一體化,續寫茶旅融合、攜手發展新傳奇。
茶旅一體比翼飛
從10月23日起,一支由30余臺各式車輛組成的大型車隊從安化黃沙坪古鎮出發,開啟了跨越4省的安化黑茶少林·泰山行。一路向北奔波,重走萬里茶道,10月29日,安化黑茶首次亮相五岳之首的泰山最高峰玉皇頂上。
安化黑茶少林·泰山行,是對“美麗中國”、“健康中國”美好愿景的一種情感表達。
安化茶文化底蘊深厚,這里誕生了世界第一支千兩茶和中國第一片黑磚茶、第一塊機制茯磚茶。外形古樸大氣、制造工藝特殊的“安化千兩茶”,被尊為“世界茶王”,其制作技藝列入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依托傳統優勢產業,安化實施茶旅一體化戰略,將黑茶打造成了本縣首個百億產業,并躋身湖南省旅游強縣、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全縣從事茶旅及關聯產業從業人員超過30萬人,年收入達20億元以上。
安化縣將“百里茶廊”、“萬畝茶園”建設與旅游線路、中心景區打造緊密結合,同時縣城建成黃沙坪古茶市、中國黑茶博物館、中國黑茶大市場、安化黑茶品牌一條街,黑茶產業園及茶企在規劃建設中注重融入旅游文化元素,食住購娛等配套服務功能也不斷完善。茶馬古道景區被評定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目前,正抓緊推進茶鄉花海生態體驗園、辰山綠谷、黑茶主題公園等茶旅項目建設。
為豐富茶旅一體化文化內涵,安化保護和修繕風雨廊橋、古茶市、古茶亭、古村落等。安化風雨橋和陶澍墓列入第七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實現了安化縣“國保”零的突破。黃沙坪古茶市、洞市老街、唐家觀古鎮等被評為全國重點傳統村落。
借茶興文,以文揚名。安化出版《安化黑茶文物實錄》、《安化黑茶故事繪》等專著,創作了古裝戲《千兩茶傳奇》等劇目。中央電視臺拍攝制作了《黑茶之戀》專題片,著名作曲家何沐陽創作了主題歌《你來得正是時候》。
在安化,問茶之行、尋茶之旅、品茶之路,令人流連忘返。以“天下黑茶神韻安化”為主題、長達1800米的雪峰湖大道景觀風光帶和羅馬廣場安化黑茶精品街全面建成,中國黑茶博物館正式開館迎客?!白卟桉R古道,品安化黑茶”的游客年均200萬人次以上,旅游綜合收入達10億元。馬路鎮的云上茶園2015年9月被評為中國最美茶園,在這里,人們可以看云海、觀日出、登石林、爬古寺、探天坑、賞茶園、品佳茗。白沙溪、阿香美、怡清源、利源隆等茶企,集茶葉生產、觀摩體驗、茶歷史文化展示于一體,被評定為國家2a級旅游區和省級工業旅游示范點。
茶旅融合,相得益彰。全國知名品牌創建示范區、中國最佳養生休閑旅游勝地,中國馳名商標、中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最具傳播力品牌,一張張靚麗名片,昭示安化黑茶歷久彌香、安化旅游風頭正勁。
走出國門顯風范
11月10日,一場主題為“時間發酵的味道——中國安化黑茶與羅馬尼亞紅酒的對話”系列活動啟動儀式在益陽舉行,演繹了一場既可酒逢知己千杯少,也可品茶品味品人生的美妙對話。
千百年來,安化黑茶沿著古絲綢之路、萬里茶道來到中亞、西亞、歐洲,奉獻健康之飲,傳遞真誠友誼,至今保存完好的安化茶馬古道,就是這段歷史的見證。
如今,安化縣抓住國家實施“一帶一路”戰略的機遇,借助國際性節會及茶文化活動,加快黑茶品牌走出國門的步伐,不斷提升其在國際上的影響力。2015年3月底,安化黑茶代表中國茶在博鰲亞洲論壇主會場進行展示;4月中旬,在波蘭華沙國際食品和飲料展會上精彩亮相;7月上旬,入選米蘭百年世博中國名茶金獎;10月22日,第三屆中國湖南·安化黑茶文化節舉行,境內外8000嘉賓如期而至。今年6月,組織黑茶企業赴美國參加世界茶業博覽會,并舉辦了安化黑茶專場推介會。金秋時節,在法國巴黎舉行的“感知中國——湖南文化走進法國”系列活動中,安化黑茶作為湘茶代表出展,又一次在國際舞臺上驚艷世人。
安化縣是縱貫中國連接歐亞的萬里茶路的重要起點之一。隨著“萬里茶道”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工作的推進,“中國黑茶之鄉”安化在國際上將更具影響力。
加快國際化進程,助力安化黑茶品牌提升、產業壯大。安化黑茶產量連年居全國第一,全國各地的品牌形象店有5000多家,營銷網點和網店10萬個以上,并遠銷日、俄、韓、德、法、蒙古等國家及港澳臺等地區。
精準扶貧挑大梁
安化縣是黑茶生產大縣,也是國家級貧困縣。安化黑茶產業在省、市各級領導和部門的關心支持下,逐步成長為縣域內規模最大、品牌最響、綜合效益最高、帶動能力最強、從業人員最多、成長性最好的富民主導產業,挑起了精準扶貧大梁。
一業興,百業旺。安化黑茶產業的蓬勃發展,帶動了種茶、制茶、評茶、茶藝、包裝、旅游、文化、廣告等產業的迅猛發展。近兩年,安化黑茶產業幫助5萬余人脫貧。
2014年,安化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有15.8萬多人。全縣從事黑茶種植及關聯產業的30多萬人中,貧困人口約有6.7萬人。該縣累計整合資金近3億元,支持茶園基地建設,對茶葉種苗基地、新茶園建設及老茶園改造等給予補貼。還通過小額信貸,扶持貧困戶發展茶產業??h人社、農業、移民、扶貧、茶葉等部門針對建檔立卡貧困農戶,舉辦各類培訓班,提高其發展技能,促進勞動力轉移就業。同時,實施“五個一千”工程,即培訓1000名制茶師、1000名質檢員、1000名茶藝師和1000名營銷經理,重點支持企業建設1000個安化黑茶旗艦店,幫助貧困人口穩定就業。
在政府引導推動下,相關茶企、農民專業合作社以多種形式參與精準扶貧。近三年來,安化50多家民營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共籌資2億多元,發展茶產業,助力貧困人口脫貧致富。一些公司與茶農開展“四包一不變”合作,即包茶苗供應、技術指導、資金扶持、茶葉收購,茶農基地權屬不變,以帶動茶產業發展,增加農民收入。有的企業出資承包荒山、流轉土地,發展成片茶園,就近安置貧困農戶就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將分散的貧困茶農組織起來,幫助茶農提升市場競爭力、抗風險能力和經濟效益。阿香美茶果專業合作社創新“公司+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經營模式,投資在柘溪庫區13個貧困村新建黑毛茶初制加工廠13個,惠及10個鄉鎮(場)、1.1萬多戶貧困農民。
未來幾年,安化將加快“百里茶湖”、“百里茶廊”等核心區基地建設,強力推進黑茶產業園開發,加快白沙溪茶廠、安化茶廠等骨干企業技改,完善安化黑茶標準體系,進一步提升品牌影響力,力爭到“十三五”末,全縣茶園總面積達到40萬畝,茶葉年加工量達10萬噸,綜合產值突破300億元,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黑茶之都”、千億湘茶產業的龍頭。同時,以黑茶文化體驗游為核心特色,打造引領湘中、接軌國際的中國黑茶文化生態休閑度假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