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種常見錯誤喝茶方式,都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4-10-18 點擊:64
茶文化歷史悠久,喝茶具有排毒、潤腸等養生功效,有些人還認為喝茶能減肥。其實,無論人們是喜歡享受淡淡的茶香,還是用它來達到減肥或養生之目的,都要謹記喝茶的禁忌。今天筆者就為大家總結幾種常見的錯誤有害的喝茶方法,大家要多注意。
錯誤1:一把茶葉喝一天
在北方這種方法特別常見,在單位工作的人會拿一個大的搪瓷缸,老師上課的時候會拿一個太空杯泡滿茶葉,開公交車的老師傅手邊也常準備一個大茶杯,帶蓋的那種。
從早喝到晚,這應該是好多中國人印象里的喝茶吧,其實這樣做的危害是最大的,茶葉不能長時間的泡在水里,時間太長了,茶水中茶堿含量會增高,會影響身體健康。另外,茶水分離,才能保證茶水的最佳口感。
錯誤2:喝茶不醒茶
醒茶就是讓沉睡或塵封的茶葉通過與空氣和水份的接觸蘇醒過來,吸收天地人氣,重新煥發出茶葉的本質以便于沖泡飲用。各種茶種醒茶的方法也不盡相同,沖泡普洱茶、紅茶等較為耐泡的茶品的時候,其方法是從保存狀態取出,放入沖泡器皿如紫砂壺中,用100℃的沸水來醒茶;相對嫩度較高的綠茶、白茶、黃茶醒茶方法則不宜用溫度過高的水,85℃——90℃左右就可以達到醒茶的目的。
醒茶完成程度的掌握,在整個沖泡過程中,茶葉內在品質的表現有著決定性的作用,對后面的沖泡有著直接的影響。需要注意的是,醒茶后的第一泡茶水一般不適合飲用,應該倒掉。
錯誤3:喝隔夜茶
泡好的茶水長時間放置,茶水中的茶多酚會進一步氧化,使茶水顏色加深。這就是一杯清澈碧綠的茶水,隔夜放置后會變成紅褐色的原因。
一般說來,隔夜茶不是變質,尤其是用紫砂壺保存的茶,“隔夜不餿”;曾流傳的喝隔夜茶致癌的傳言也證明是虛假信息;酷熱的盛夏,一杯隔夜冷泡茶還能清熱解暑。但是寒氣傷胃,不宜貪涼多喝。而且由于隔夜茶營養成分已經大大減少,滋味寡淡,常喝也不會起到養生保健的作用。茶宜隨泡隨飲,才能保證滋味和功效。
錯誤4:天天喝生茶、綠茶
普洱茶的生茶和綠茶,味道鮮香,茶湯回甘好,很多人喜歡,也有很多人堅持天天喝。其實這兩種茶都是不發酵茶,特點是能提神清心、清熱解暑、生津止渴、降火明目,但是綠茶、生茶性寒,多飲易傷胃、傷身,應該偶爾喝,或者和別的茶換著喝。紅茶、普洱熟茶等發酵茶,性溫,更適合天天喝,養生健體。
錯誤5:女性天天飲茶
從營養學角度看,茶葉中所含的熱量較少,且含有大量的維生素a和b族維生素以及維生素c,不僅營養豐富,而且又不必擔心發胖,備受女性的青睞。
除了喝清茶以外,還可以在茶中加入玫瑰、陳皮、枸杞、紅棗等制成花茶或者調飲茶,更有美容、養生等不同功效。
但是女性在經期的時候,還有懷孕的時候,都是不宜喝茶的。平時喝茶也不宜太濃。
錯誤6:四季同茶
普洱生茶特別好,有朋友說我就愛喝生茶一年四季天天喝普洱生茶。其實中國人養生是講時節的,不同季節,喝不同的茶,甚至一天當中的不同時間也要喝不同的茶,比如綠茶可以早上喝,但晚上喝酒恐怕要失眠了。四季也是一樣,秋冬天寒,適合多飲熟茶和紅茶;夏天熱,選普洱生茶和綠茶一飲便可清清暑熱。
所以一年四季節令氣候不同,喝茶種類宜做相應調整。
春季宜喝花茶,花茶可以散發一冬淤積于體內的寒邪,促進人體陽氣生發;
夏季宜喝綠茶,綠茶性味苦寒,能清熱、消暑、解毒、增強腸胃功能,促進消化、防止腹瀉、皮膚瘡癤感染等;
秋季宜喝青茶,青茶不寒不熱,能徹底消除體內的余熱,恢復味甘性溫,使人神清氣爽;
冬季宜喝紅茶,紅茶味甘性溫,含豐富的蛋白質,有一定滋補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