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茶里面會有酸味呢
發布時間:2024-10-16 點擊:52
為什么茶里面會有酸味呢?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茶葉中的酸味成分,一部分是鮮葉中固有的,一部分是在加工、存放過程中形成的。
固有的酸性物質來源于谷氨酸、抗壞血酸、天門冬氨酸、谷氨酰胺、沒食子酸、草酸等,其作用非常微妙,是調節茶湯風味的要素之一。
而加工形成的酸,要遠遠大于茶葉本身的酸。
茶葉的攤晾和萎凋過程中,常常會大量積累丁酸和已酸。
丁酸高濃度時具有強烈腐敗臭氣,高度稀釋后具有花香。已酸具有令人不愉快的干椰肉油氣味。所以攤晾和萎凋過程要適度,通過觀察鮮葉形態和氣味來判斷是否進入下一步。
進入發酵后,不管是紅茶的全發酵、烏龍茶的半發酵、普洱的自然后發酵和人工后發酵,茶葉都會產生直鏈一元酸,這些酸都是導致茶湯酸味的原因。當發酵茶中有微生物參與時,有機酸會大量形成。制茶過程中形成的有機酸有棕櫚酸、亞油酸、乙烯酸等。
因此當品嘗半發酵茶(烏龍茶)或發酵茶(紅茶)時,就更容易感覺出茶中的酸味。
酸味能給人以爽快、刺激的感覺。
酸味是味蕾受到氫離子刺激的一種感受。在喝茶時候感受到的酸味是舌黏膜受到茶葉內有機酸分離出的氫離子刺激的結果。
一般來說,正常人對溫度在30℃左右的食物,味覺敏感度最高。溫度的不同,人進食時對味道的感覺也不一樣。酸的東西在10℃~40℃之間,其味道基本不變,也便是在此溫度下人體更容易感受到酸味。
茶湯內有機酸的濃度達到一個可感受的闕值,人體便會感受到酸味(酸味的閾值是指味覺器官能嘗出酸味的最低強度),有機酸的酸味闕值在ph3.7-4.9之間。在人體可以接受的濃度下,咸味和酸味感受最快,苦味和甜味稍為慢一些。
酸味可以與甜味相互抵消,與苦味、咸味、辣味難于抵消,與茶葉內澀味物質混合,反而會使酸味增強。有機酸化學結構的不同,可產生不同的酸味、敏銳度和呈味速度。
通過飲茶,有機酸參與代謝,有維持體液平衡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后期存儲。
茶葉在貯藏過程中要減少濕度,不然茶葉吸濕會產生異味成分(乙酸、丙酸等),這樣形成的酸味氣息不佳,有刺激味,與茶葉品質呈負相關。所以茶葉在后期貯藏中要注意水分。判斷普洱茶是否為濕倉茶,茶湯酸味也是一個很明顯的標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