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茶有哪些?春茶竟有三前
發布時間:2024-10-14 點擊:55
每年清明將至,又是春茶上市的季節了,春茶一般是指春季采摘制作的茶葉,營養價值高、品質好,是一年中較好的茶葉,深受愛茶人士的親睞。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春茶吧!春天,至鮮至嫩為上。綠油油的時蔬在雪融過后的土地上萌芽、生長,在發育到最水靈生脆的那一刻,就是我們嘗鮮的時刻。為了盡情享受大自然的恩賜,人們要食樹上花、枝上芽,品嘗春天的味道。水芹、薺菜、香椿、馬蘭頭、豌豆尖……唯有這個季節,細微,新鮮,揪下一點來,就能小炒一盤春天。
歷經了一個冬天的酷寒,茶樹在陽光雨水的滋潤下冒出萬千芽頭,碧綠蔥翠,綠得發亮,嫩得欲滴。春天時節,端一杯新茶舉到嘴邊,仿佛萬般苦惱皆散,前塵往事俱可既往不咎。
早春茶樹上的第一輪新茶”,喜歡的是,將枝頭最鮮活迸發的鮮爽并入自己的光陰、生活。
春茶,一般指由越冬后茶樹第一次萌發的芽葉采制而成的茶葉。通常是茶葉剛長出兩片芽尖,而葉子并沒有完全展開。春茶分早春茶,中春茶和晚春茶。由于氣候的原因,我國南北分布較廣,氣候異常太多,因而茶葉分類不能一概而論!
春茶有哪些?
1、早春茶。
早春茶指從立春到清明節前十天以前。早期的春茶,往往是一年中綠茶中品質最佳的,因而價格也相對名貴一些。
2、中春茶。
中春茶指清明節前后各十天內所產的茶。清明時節細雨紛紛,氣溫不斷上升,很利茶葉生成。因而昆時茶葉產量大增,品質也非常好!
3、晚春茶。
晚春茶指的是清明節十天后到谷雨節前。清明后,氣溫上升更猛,更利天茶葉生長。相比早春茶和中春茶,晚春茶采摘的茶葉芽要大一些,大部分茶葉都已展開葉片。此時茶葉品質佳、營養價值也高,沖泡多次,茶湯依舊碧綠。
春茶有西湖龍井、泉城紅、泉城綠、洞庭碧螺春、黃山毛峰、廬山云霧等等,大部分的茶葉都是以春茶為主。由于茶季不同,茶樹生長狀況有別,因此,即使是在同一塊茶園內采制而成的不同茶季的茶葉,無論是外形和內質都有較大的差異。
以綠茶為例,由于春季氣溫適中,雨量充沛,加上茶樹經頭年秋冬季較長時期的休養生息,體內營養成分豐富,所以,春季不但芽中肥壯,色澤綠翠,葉質柔軟,白毫顯露,而且與提高茶葉品質相關的一些有效成分,特別是氨基酸和多種維生素的含量也較豐富,使得春茶的滋味更為鮮爽,香氣更加強烈,保健作用更為明顯。
春茶三前:社前、明前、雨前,為春茶三前。
茶家歷來都有共同的品茶訣:茶貴新。因此,在茶葉商店里或在藏茶的茶罐上,常常可以見到“三前摘翠”的題詞三前就是指社前、明前、雨前。標榜三前,意指這茶葉采摘適時,不誤佳期,是上品新茶
①社前是指春社前,大約在“春分”時節(3月20日左右),也就是比“清明”早半個月,這種春分時節采制的茶葉更加細嫩和珍貴。中國唐代每年要求在清明日運至長安的紫筍貢茶,就應該是屬“社前茶”了。
②明前是清明節前一天,但由于清明前氣溫普遍較低,發芽數量有限,生長速度較慢,能達到采摘標準的產量很少,物以稀為貴,所以又有“明前茶,貴如金”之說。明前茶為獨芽,顆粒飽滿、均勻、圓潤,泡茶水后喝起來沒有苦澀味,應該是很清新的感覺,湯色明亮,不暗淡。
③雨前即谷雨前,即4月5日以后至4月20日左右采制的茶葉稱雨前茶。雨前茶雖不及明前茶那么細嫩,但由于這時氣溫高,芽葉生長相對較快,積累的內含物也較豐富,因此雨前茶往往滋味鮮濃而耐泡。因氣候因素,低溫、雨量少”,雨前茶”的特色為葉身薄而短、香氣揚、味微苦,性強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