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前先“洗洗” 更有益健康
發布時間:2025-03-22 點擊:48
茶,醒脾提神保健康,是中國最主要的飲料,同時也是一味重要的中藥,在中醫的很多方劑里都有細茶一味。從中醫的角度講,茶能醒脾化濕,又可清熱提神;從西醫角度講,茶中的可卡因既可提神,又能降低血脂,因此喝茶也是一種養生之道。
“很多人現在飲紅茶夏天飲綠茶,當然飲茶與節氣相關,但更應考慮人的體質,因為人的體質基本上終生不變的。”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醫科副主任張詩軍介紹。“很可能中年朋友會在年初幾聚在某處清吧喝茶聚會,或全家老小一起往茶樓飲茶,這時最好不要一壺茶大家飲,而是分開點茶。”他表示,過年期間喝茶較平時更增加,需根據自身體質、年齡等選擇適合自己身體的茶。“如果有人感覺喝紅茶比喝綠茶舒服,很可能他是虛寒體質適合喝紅茶。”張詩軍解釋,一個人自發地“喜歡”某種類型的茶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因為患者對哪種中藥覺得服用后更“舒服”是作為臨床醫生使用藥物參考依據的,起碼證明人體不排斥此類型藥或茶。“但也應注意,喝茶要講究實際、實用、實效,切忌睡前喝濃茶和經常飲用隔夜茶,以免影響入睡與健康”。張詩軍表示。
“如果主人稍微講究一點應該將茶葉‘洗洗’再喝。”張詩軍介紹。他說,所謂洗茶,就是把所泡的頭茬茶棄去不喝。這是因為,茶葉表面比較粗糙,容易殘留一定量的農藥,經開水一泡,農藥會迅速溶解于水中。有實踐證明,在頭茬茶水中農藥含量幾乎占多次沖泡茶水中農藥含量的一半。另外,有一些茶葉在制作過程中,難免摻有灰塵等臟物,把頭茬茶水棄去無疑是一次衛生的消毒。而且,第二次沖泡的茶水能泡出較高的有效成分,喝起來香醇可口。
“廣東地區人們不少都習慣在吃完肉食、蛋類、海味等高蛋白質食物或高脂肪食物以后,立即泡功夫茶,可以助消化、解油膩。”張詩軍介紹,適當飲茶可以,但不合適馬上飲濃茶。他分析,這是因為濃茶葉中含有大量的鞣酸,鞣酸能抑制消化液的分泌,并且鞣酸與蛋白質結合,生成不易消化的物質,影響胃內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另外,鞣酸還具有收斂作用,可使腸蠕動減慢,從而延長糞便在腸道內潴留時間,不但易形成便秘,而且還容易使有毒物質和致癌物質被人體吸收,有害人體健康。所以,飯后特別是食用高蛋白食物后,最好不要立即飲濃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