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新娘茶茶藝表演突出“品茗藝術”
發布時間:2025-03-22 點擊:38
福建訊
福安新娘茶茶藝表演突出“品茗藝術”
新娘茶在福安久有歷史。當地風俗:新娘在拜堂后的第二天都要上廳會晤男家的女眷,在伴娘媽的引導下,新娘蓮步輕移, 沿大廳周圍向左右前輩施禮,俗稱“走四角坪”,之后由伴娘媽引席認親,敬獻糖茶。糖茶是用少許紅棗、冬瓜糖、冰糖、炒花生和茶葉沖泡而成,沏于精制的小茶盅內并備銀勺攪拌,用錫制茶盤恭端賓客品味。這種茶食相融的飲品有很強的禮儀性,非往常日子所能喝到的,只當婚娶祝壽、過年過節、正月出行或極貴重的客人初次登門時才能品味得到。主人取其甜蜜之意,賜予客人以吉祥如意的祝愿。其中新娘敬茶典禮最盛大,故稱之為“新娘茶”。
新娘茶全過程長達二、三個小時,作為茶藝表演時,將古俗原型進行了高度濃縮,摒棄繁枝雜葉,切出橫斷面,把”新人上廳,左右首禮,引席認親”等均作興味性的表演,加強它的可看性,然后重點展示“敬獻糖茶”這個核心內容,把品茗藝術突出來。這樣,二、三個小時的節目,20多分鐘就可完成了,飲演相融,突出主題。
它在表演上具有哪些特征呢?
一、打破時空局限,大膽創新,既保存原俗古風,又融進現代意識,既表現品茗的閑情逸趣感,又表現現代人的節拍明快感,作風上似戲非戲,似茶非茶。一句話,要讓賓客看得風趣,喝得舒心。例如,表演時以部分茶藝小姐充當男家女眷,“女眷就席”實際上是美麗的茶藝小姐登場亮相,近乎時裝表演,其蹁躚風度一下子就把臺下賓客的目光攝住了。“就席”后茶藝小姐進入角色成為“女眷”、“盡杯酬報”結束,又化出復原為茶藝小姐收場。這種化入化出手法,不僅節省人員濃縮時間,而且給表演者以自由回旋的空間。又如依據新娘茶畬漢兩族基本同俗的特點,設計兩族新娘同臺表演,交叉換位,同曲動作;在畬漢新娘給主桌端糖茶的同時,又輔以臺后茶藝小姐魚貫登場給其他賓客端糖茶品味。這樣,既提高了舞臺的顏色,又豐富了整體的調動。
二、富有韻致感,一舉手一投足都給人以美的感受。例如,扮演女眷的茶藝小姐上場,利用的是自然握手一字步穿插,構成一排后向賓客頷首微笑表示致意,動作整齊,風姿綽約,加上旗袍著裝相襯托,給人以雍容華貴之感;而新娘則利用碎步輕移,款款而行,似飄云又似水面浮荷,手托紅絹,輕輕唱喏,充分表現茶俗的民族性,給人以古典美的感受。整個表演過程沒用—句臺詞,全靠形體動作和面部表情來表達,同時用民間顏色極濃的福安迎新樂曲伴奏,華堂春色,悠悠簫鼓,臺上臺下和諧成—種既熱烈喜慶又平和致遠的氣氛。(鄭萬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