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全力防控茶園茶尺蠖
發布時間:2025-03-10 點擊:17
近期,宜都局部茶園發現茶尺蠖蟲害并有漫延勢頭,當地農業部門掌握這一信息后,迅速向宜都各鄉鎮和茶農發出防控指導措施,并派出技術人員深入各茶葉生產基地指導防治工作,確保夏秋茶增產增收。
茶農在防治茶尺蠖蟲
農業部門指導茶農防控蟲害
尺蠖防治方法延伸
茶尺蠖俗稱拱拱蟲、吊絲蟲,是茶樹的主要害蟲之一。以幼蟲取食葉片為害。1齡幼蟲取食嫩葉葉肉,留下表皮,受害葉呈現褐色點狀凹斑;2齡幼蟲能穿孔,或從葉緣咬食,形成光滑的“c”形缺刻。茶尺蠖一年發生5~6代,以蛹在茶樹根際土壤中過冬,次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開始羽化、產卵。為害高峰期集中在5~6月、7~8月、8~9月的第3~5代。高山茶園一般發生較輕,而山塢、避風向陽的茶園或留葉多、茶行較郁蔽的茶園受害較重。
防治方法如下:
1、生物防治。
優化茶園生態環境,盡量減少用藥次數,保護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敵,如鳥類、寄生蜂等。在1、2齡幼蟲期噴施茶尺蠖核型多角體病毒制劑(每畝用量150億~700億個多角體),或與微量菊酯類農藥混用。噴施蘇云金桿菌300~500倍液防治效果也較好。
2、清園滅蛹。
在茶尺蠖越冬期,結合茶園翻耕、施基肥,清除落葉,深埋蟲蛹,或在茶樹根頸四周培土10厘米左右,并鎮壓,可防止越冬蛹羽化的成蟲出土。
3、燈光、性誘劑誘殺。
茶尺蠖成蟲具有趨光性,在發蛾期間可利用頻振式殺蟲燈進行誘殺,減少產卵量。另外,在發蛾期還可利用性誘劑誘殺雌性成蟲。
4、人工捕殺。
對于蟲害程度較輕且集中在茶園局部時,可結合茶園日常管理進行人工捕殺。
5、放雞除蟲。
雞吃蛹,也吃幼蟲。在幼蟲期,振動茶叢,使幼蟲吐絲下垂,引雞啄食。
6、農藥防治。
要嚴格按照防治指標進行,成年投產茶園防治指標為每畝幼蟲量達到4500頭。施藥時間掌握在3齡前幼蟲期,以低容量蓬面掃噴方式施藥,重點防治第4代,其次是第3代和第5代。藥劑選擇:有機茶園或綠色食品aa級茶園可選用2.5%魚藤酮(每畝用藥量150~200毫升),0.36%苦參堿(每畝用藥量50~75毫升)。綠色食品a級和無公害茶園可選用2.5%三氟氯氰菊酯(功夫,每畝用藥量50~75毫升),2.5%聯苯菊酯(天王星,每畝用藥量12.5~15毫升),10%氯氰菊酯(每畝用藥量12.5~35毫升)。(延伸部分來源于三農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