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傳播模式研究(上)——以平安時代的日本茶文化為例
發布時間:2025-03-08 點擊:20
平安時代的日本在全面效仿中國的政策的驅使下,首次嘗試接受中國茶文化的傳播。中國茶文化通過各種渠道傳播到了日本,日本上層社會對于茶已經有相當全面的了解。平安前期的日本飲茶史料集中在以天皇為中心的貴族和佛教僧侶兩個方面。在嵯峨天皇的周圍聚集著一批熱衷于中國文化的貴族,他們與中國文人一樣,詩文唱和,創作了一批涉及到飲茶習尚的漢詩;平安前期著名的僧侶領袖空海和最澄都與飲茶有關,永忠還親自煎茶獻給嵯峨天皇。他們的共同點是都曾隨遣唐使赴唐學習,更重要的成果是把茶導入了國家的佛教法事“季御讀經”中。但是已經發展到這種程度的茶文化卻沒有持續發展,進入藤原時代后作為生活情趣的飲茶日益消沉。在到榮西再次導入中國茶文化為止的300來年里,日本茶文化出現了一個發展斷層。此次茶文化傳播受挫最根本的原因是日本尚不具備接受中國高雅的生活文化的社會文化基礎。茶文化的傳播雖然趕上了遣唐使的末班車,但是還來不及把中國茶文化消化改造成日本文化的一部分,就失去了發展的必要條件,只能把季御讀經這種特定的環境作為主要的生存空間延續命脈,等待歷史的機遇,東山再起。完成機構:[1]浙江樹人大學人文學院茶文化學專業副教授 [2]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學術委員會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