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龍茶的制作工藝解讀淺談烏龍茶制作發酵
發布時間:2025-03-03 點擊:17
烏龍茶的制造工序,歸納起來有五步:萎凋、做青、炒青、揉捻、干燥。在這些步驟當中,做青是關鍵工序,是形成烏龍茶特有品質特征并奠定烏龍茶香氣與滋味的基礎。
萎凋就是烏龍茶區所說的晾青、曬肯。通過這個過程,部分水分被散發掉,葉子的韌性得到提高,從而方便了后續工序的進行;在失水過程的同時,酶的活性得到增強,而部分青草氣的散發,有利于香氣透露。
烏龍茶的萎凋不同于紅茶制造的萎凋,具有特殊性。紅茶萎凋除了失水程度大外,萎凋、揉捻、發酵工序也是分開進行的,而烏龍茶的萎凋和發酵工序卻是相互配合進行的。通過萎凋,使水分發生變化,從而對葉片內物質的適度轉化進行控制,以使發酵達到適宜的程度。萎凋方法有晾青(室內自然萎凋)、曬青(日光萎凋)、烘青(加溫萎凋)和人控條件萎凋四種。
做青是制作烏龍茶的重要工序,烏龍茶的特殊香氣和綠葉紅鑲邊顏色就是在做青的過程中形成的。將蔞凋之后的茶葉放在搖青機中搖動,葉片在互相碰撞中,葉青的過程中形成的。將蔞凋之后的茶葉放在搖青機中搖動,葉片在互相碰撞中,葉緣細胞被擦傷,從而加速了酶促氧化作用。搖動之后,葉片從軟變硬。再放置一段時間后,氧化作用就相對減緩,葉柄葉脈中的水分就慢慢地擴散到了葉片,這時,鮮葉又漸漸膨脹,恢復彈性而變得柔軟。經過這樣有規律的動與靜的過程,茶葉就發生了一系列生物化學反應。被破壞的葉緣細胞發生了輕度氧化,葉片的邊緣就呈現紅色。葉片的中央部分,顏色從暗綠轉變成黃綠,這就是所說的“綠葉紅鑲邊”;隨著水分的蒸發和運轉,香氣、滋味也得到發展。
烏龍茶的內質在做青階段就已經基本形成,炒青為一個承上肩下的轉折工序,如同綠茶的殺青一樣,主要是為了抑制鮮葉中酶的活性,從而控制氧化進程,以防葉子繼續紅變,鞏固做青階段形成的品質。再有,就是揮發和轉化低沸點青草氣,促進馥郁茶香的形成。與此同時,在濕熱的作用下,部分葉綠素被破壞掉,葉片因而變得黃綠而亮。另外,還可使一部分水分揮發掉,讓葉子變得柔軟,方便揉捻。
烏龍茶的揉捻作用和綠茶的相同。
干燥的目的在于抑制酶性氧化,蒸發水分和軟化葉子,并通過熱化作用來消除苦澀味,增強滋味的醇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