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細說普洱——歷史(40)《一百二十五》
發布時間:2025-02-21 點擊:18
05年,改制后勐海茶廠新的經銷商,有原來在勐海茶廠做訂造茶的一手大茶商;有新加入的,原來幫一手商拿貨的二手商,成為了一手經銷商。他們原來都是銷售勐海茶廠的茶,對勐海茶廠和勐海茶廠的茶都相當熟悉,關鍵是他們擁有一大群買勐海茶廠的茶的客戶,和極廣的銷售網絡。還有就是前文所說的,他們相互之間的關系是牢固和信任的。這為勐海茶廠改制后,打開銷路起了極其關鍵的作用。
勐海茶廠的新主人很應該感恩這幫人,如果沒有這幫人,勐海茶廠改制后的茶是不可能迅速打開銷路,甚至能不能打開銷路都是個問題。我們以局外人,站在客觀公正的立場來看待這段歷史,當時的市場情況,銷售網絡和客戶是完全掌握在這幫經銷商手里,勐海茶廠是沒有銷售能力的。之前的情況,茶商們在勐海茶廠做訂造茶,做好后他們各自把茶拿去銷售,好銷售完后又紛紛到勐海茶廠做茶。勐海茶廠只是生產,銷售是不管,也不負責的。不要說是剛接手的新主人,就是原來的舊人也沒有銷售能力。銷售是全靠這幫經營商的。以現在來看,普洱茶生產是一點都不難的,銷售才是難的,才是關鍵的。只不過勐海茶廠有塊金漆招牌而已,里面的茶其實其他茶廠也可以做出來。
也許勐海茶廠的新主人從來都不這樣認為,他只覺得自己有多么的英明神武,令經銷商們服服帖帖乖乖地自動幫他賣茶。我們覺得其實這只是時世造英雄而已。經銷商們畢竟是一個個各自的經濟獨立體,在利益面前,會各自考慮,考慮的結果會有先有后,各有側重點,很容易被逐個擊破。假如他們聯盟起來,共同進退,一起抗衡勐海茶廠,結果可能就不一樣了。如果是這樣的話,今天的茶市也可能不是這樣了。當時,這種假如是不成立的,這種可能也是不存在的。自私之心人皆有之,他們的經濟不是統一體,人心是不可能統一在一起,任何一個經銷商盡管他再大,再有實力,都是不足以與經濟統一體的整個勐海茶廠分庭抗禮的,所以只能府首稱臣。后來的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勐海茶廠把眾經銷商玩得喘不過氣來,種種的不平、不忿,經銷商們也曾想連結起來,一起對抗勐海茶廠,但還沒有行動,已經有經銷商到勐海茶廠那里投懷送抱,希望以此拿多一點利益。使得勐海茶廠不斷地坐大,獨大,任何行業,某一方太過于坐大,獨大,沒了制衡的力量,對行業來說,都是不利的,甚至是種災難。
文/無非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