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恩“四抓”促茶葉產業提質增效
發布時間:2025-01-09 點擊:33
“建立國家級出口茶葉質量安全示范區,不但能使我們村的茶葉出口到國外,幫助農民增收,還能促進茶葉產業的成功轉型”。10月8日,得知宣恩縣通過“國家級出口茶葉質量安全示范區”驗收后,萬寨鄉芋荷坪村委會主任葉艷清如是說。
近年來,宣恩縣將茶葉產業作為全縣優勢特色產業進行培育,走布局區域化、基地標準化、生產專業化和經營品牌化發展之路,初步形成茶葉產業產銷一體化發展格局。全縣建成伍家臺貢茶基地17.8萬畝,其中投產茶園14.7萬畝,獲有機認證的茶園2.12萬畝。今年1至8月,全縣茶葉產量達到1.36萬噸,同比增長15%,實現產值6.85億元。
出口茶葉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是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有效途徑,是加強質量安全監管、促進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抓手。就今后如何做好茶葉出口工作,宣恩將突出“有機、富硒”兩個關鍵,持之以恒抓好出口茶葉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
抓鞏固保成果。按照有機茶操作規程抓好“軟硬”兩個指標,軟指標即做好資料建檔立卡工作,完善各種體系等;硬指標即做好農業投入品監管、企業標準化加工、有機農產品市場維護等,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鞏固示范區建設成果。
抓樣板促帶動。根據全縣茶葉基地發展規劃布局,采取鞏固和新建相結合的方式,每年新增3至5個樣板點。今年,全縣計劃新創建椒園水田壩、曉關七將營、萬寨伍家臺3個1000畝以上茶葉樣板點;曉關中村壩、萬寨馬鞍山2個500畝以上茶葉樣板點,創建面積4000畝以上。目前,各樣板點正在創建之中。
抓龍頭強主體。繼續加大對企業基礎設施建設、市場開拓等方面的扶持力度,不斷提升企業自身實力和市場競爭力。同時,按照“政府引導、協會搭臺、企業主體、市場運作”的方式,通過新聞媒體、節會展會等形式深入持久地打造伍家臺貢茶品牌,將“伍家臺貢茶”打造成為中國馳名商標、湖北名牌產品,不斷提升其知名度和美譽度。
抓管理促規范。重點抓好茶葉基地病蟲害防治、肥培管理技術攻關與宣傳培訓。目前已開展以有機茶技術為主的專題培訓300場(次),培訓人員5000余人(次),培訓普及率達到100%,實現示范區內全覆蓋。繼續大力推廣“豬—沼—茶”生態農業循環模式,加大農業投入品監管力度,加大綜合執法力度,不斷提升規范化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