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紅袍的價格爭議
發布時間:2024-12-29 點擊:51
1995年,福建省某集團董事長以每公斤3萬元價格向市茶葉研究所購買了l公斤純種大紅袍,并轉銷國內外,近年也有不少韓國客人直接或間接向武夷山購買純種大紅袍。1921年蔣游記中記當年大紅袍每市斤價值64銀元,折大米4000斤,這在當時可謂比黃金貴。
1998年8月18日第五次巖茶節,20克母樹大紅袍首次舉行拍賣。并以15.68萬人民幣一鳴驚人。自大紅袍首次舉行拍賣以后,大紅袍時有拍賣。
2002年11月25日, 廣州茶博會上,20g大紅袍以18萬人民幣的價格一度創下了茶葉拍賣史上的奇跡。
2005年4月17日舉行的“太平洋花園杯”第七屆中國武夷山大紅袍茶文化節開幕式上,20g母樹大紅袍茶葉以20.8萬元人民幣的成交價格被人拍走,需要指出的是此次成交價也打破了4月13日在上海國際茶文化節上20克大紅袍19.8萬元人民幣的最高拍賣紀錄,創下了歷史新高。
2006年,由于經濟體制產生變化,有關單位為母樹投保,保值高達一億元人民幣,創下了植物保險的新紀錄。同年,市政府經研究決定對九龍窠的大紅袍母樹實行禁采。最后一次采制的產品已收藏于故宮博物院。
長久以來,大紅袍一直是備受關注的焦點。2009年至2010年初,大紅袍茶葉遭游資炒作,價格暴漲,每斤最高10萬,造成了大紅袍有價無市的尷尬局面。大紅袍自身的神秘玄妙,加上不菲的價格,讓人產生遙不可及的感覺。隨著市場的逐步調整,以及專家們對武夷大紅袍產品的研發,使得大紅袍的價格有所下降,茶人們不再對大紅袍望塵莫及。市場的逐步穩定和健康化的同時,不少茶企也跟著邁著沉穩的步伐發展起來。眾所周知的有武夷星、駿德茶業、天心巖、吾要茶坊、九龍窠等較突出的茶葉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