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柑普茶市場將作何表現?過去3年,柑普茶歷經爆發、升溫、洗牌……
發布時間:2024-12-17 點擊:35
2018年的小青柑新品眼看就要來了,相較之前同期市場的火爆和產地的熱鬧,今年則略顯平淡。過去3年,柑普茶歷經爆發、升溫和洗牌,從粗放式的野蠻生長走向逐漸精細化的規范運作,筆者團隊的伙伴們一直在觀察柑普茶領域的發展趨勢與市場動態,并在柑普茶的不同發展階段做過客觀、深入的觀察與思考:2015年,柑普茶呈現爆發式增長,闖出8億元市場份額;2016年,小青柑帶動“柑普熱”持續升溫,翻番創下逾16億元產值;2017年,“柑普熱”現象還在持續發酵,不少企業提前布局,年產值超30億元;2018年,柑普茶市場洗牌之后,品牌茶企尋求更好連接終端的突破口。
可以詳細回顧一下,當時興茶君曾經寫下的柑普茶市場解讀:
一、2015年爆發
受經濟和社會大環境影響,大大小小的茶企生意并不好做,特別是往年熱銷的普洱茶類呈現相對低迷的狀態。然而,比照2015年全國普洱茶大概40億元以上的市場規模,新興品類柑普茶闖出8個億的戰績,猶如茶業市場耀眼的黑馬,備受業界關注。
二、2016年升溫
市場轉型時期,誰在細分市場中形成絕對優勢,也就擁有了競爭壁壘,將占據該領域的統治地位。而處于互聯網時代,競爭壁壘裂變的結果將會呈現地更快,這也促使茶企開始從以功能為中心向用戶為中心的思維轉變,在小眾市場連接到更精準的目標客戶,并選擇走高性價比的路線。
2016年5月,春季廣州茶博上的一場“洞察?柑普茶”論壇,匯聚了國內茶業研究權威專家、龍頭生產茶企代表、領先品牌茶商操盤手解密柑普茶市場,成為柑普茶爆發式發展的有力注解。
2016年8月,柑普茶(青柑)新品火熱上市,“柑普熱”又持續升溫。較之當前新會傳統陳皮制品面臨市場疲軟的實際狀況,柑普茶的出現成為茶行業與陳皮產業的新增長點,產量將有更大的攀升空間。
三、2017年洗牌
這一年,品牌普洱茶企、新會陳皮企業、新興跨界力量深入柑普茶領域,市場繼續風生水起;小青柑、大紅柑、小紅柑、柑白茶、柑黑茶、柑紅茶……柑普茶家族成員羽翼漸豐、品類興旺發展;標桿品牌、時尚新銳,主題體驗館、創意生活館,品牌營銷推廣新意不斷;柑普茶的種子在大江南北遍地開花,北京、濟南、西安、沈陽……一路向北,火爆全國。
2017年5月,柑普茶新品生產前夕,興茶君發表《柑普茶2017年或重新洗牌,當前至少4類企業正在發力點火》的評論文章,提到:企業、資本持續發力柑普茶,其火爆之勢有增無減。據不完全統計,當時市場上大大小小涉及柑普茶的企業與品牌已不下300家,大體可以分為以下四種類型:
一是出身普洱茶企型。傳統普洱茶企推出柑普茶產品線,重新贏得市場新機,打破傳統茶企競爭格局。例如:瀾滄古茶發力市場、潤元昌搶占先機、大益等趁熱打鐵,讓這一細分領域在市場上更加水漲船高,同時競爭也更為激烈。
二是出自柑源產地型。植根新會陳皮產業的企業進軍柑普茶品牌,促進產業融合發展,提升產值空間。麗宮食品、廣云雙寶、一號柑普、柑柑好、世紀茗家等新會品牌借勢“柑普熱”閃耀各地市場。
三是半路殺出創新型。柑普茶漸火之后,催生了一批融合創新型的企業或品牌,比如八馬、陳李濟、新益號等等都投入其中。
四是投機渾水摸魚型。進入柑普茶的門檻尚低,不知名的廠商號稱正宗品牌;更有甚者以次從好,或用外地柑冒充新會柑,或以劣質熟普添加,或質低價高蒙混消費者,等等。
可見,柑普茶這一市場細分領域快速崛起的同時,也伴隨著市場“雜音”的生長。
2017年8月,興茶君發布《柑普茶持續火熱,警惕繁榮背后的隱痛》一文,并提到:在一片“柑普熱”現象的背后,其產業鏈條上的各類角色也流露出難于言說的委屈,值得茶企在入市廝殺前冷靜地思考一番。
首先,渠道商倒逼品牌茶企進入柑普茶領域廝殺,而本身柑普茶并沒有成為這一類企業當下的主推產品,只是這一時間段的應景產品。
其次,南北經銷商之間讓渡產品,反映品牌前期所做的調研偏離了真實的消費市場。
第三,茶葉專營店店主只代理柑普茶一類產品,面臨著潛在的單品風險。
第四,到底是堅持做純粹的加工企業?還是走向柑普茶自主品牌之路?新會柑普茶生產企業在一定階段面臨的兩難選擇。
第五,新會柑的價格逐年上漲,但當地種植戶、個體果農卻表示:“都說新會柑又漲價了,可加工廠給到我們的收柑價格并沒有像外界傳言和炒作得那么高。”
第六,柑普茶市場魚龍混雜,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喝上一杯好柑普茶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無論是品牌茶企、茶商,還是供應鏈環節的加工廠、種植戶,或者是一名普通的消費者,對柑普茶多半是又愛又恨。
四、2018年突破
火爆迅猛的柑普茶,作為小而美的消耗品,很多茶企是把它定位為快消品來打市場的,也確實迅速地攻下了大量的渠道商與終端店,卻未必真正觸及消費者。而在見證了柑普茶的野蠻生長、茶企勢如破竹的開拓能力之后,2018年上半年,那些還滯留在茶企倉庫、經銷商后院的柑普茶,成為柑普茶經營者們的一大困擾:說好的快消呢,怎么銷不快了?
此時,當柑普茶遇上市場疲軟,一部分企業已經撤退,一部分品牌仍在堅守,那么,柑普茶的突破口究竟在哪里?品牌企業該怎么玩?筆者在《2018,當柑普茶遇上市場疲軟,品牌企業該怎么玩?》一文中提供了4類打法:坐實渠道,做好更精細的培訓服務;精耕終端,做好消費者引導和拉力;品牌為王,做好品牌影響力的背書;品質致勝,做好產品品質打牢根基。同時,在《柑普茶如何繼續快消?如何創造消費者價值?》一文中,提供了部分解決方案。
在2018年小青柑新品上市前夕,不少柑普茶品牌不禁發問:柑普茶市場將走向何方?品牌茶企又將實現哪些突破?動態,筆者會持續跟進;趨勢,筆者會陸續解讀,敬請關注后續報道。(圖文來源:興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