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的區分,白茶和白片的區別
發布時間:2024-12-14 點擊:41
茶類
安吉白片與安吉白茶均屬綠茶類,但樹種不同。安吉白片的樹種以高山綠茶(地方群體種)、“龍井43”和“迎霜”為主。而安吉白茶的樹種則是唯一的,那就是“白葉一號”(無性系茶樹良種)。
安吉白片創制于1981年,其后,曾多次在浙江省、湖州市名優茶評比中獲獎。1989年,安吉白片在“第三屆全國名茶評比會”上獲獎,并躋身中國名茶行列。
安吉白茶則誕生與上世紀90年代,1981年至1992年間,“湖州(浙北)茶區茶樹品種選育課題組”對位于安吉大溪橫坑塢(現名白茶谷)桂家場的一株再生型古茶樹(俗稱大溪白茶,現稱白茶祖)進行單株選育,成功培育出了安吉白茶(初名玉鳳茶、湖州白茶)。歷經多年的發展,安吉白茶成為中國名優綠茶中的一朵奇葩。
性狀
安吉白茶(白葉茶)是一種珍罕的變異茶種,屬于“低溫敏感型”茶葉,其閾值約在23℃。茶樹產“白茶”時間很短,通常僅一個月左右。以原產地浙江安吉為例,春季,因葉綠素缺失,在清明前萌發的嫩芽為白色。在谷雨前,色漸淡,多數呈玉白色。雨后至夏至前,逐漸轉為白綠相間的花葉。至夏,芽葉恢復為全綠,與一般綠茶無異。
正因為神奇的安吉白茶是在特定的白化期內采摘、加工和制作的,所以茶葉經瀹泡后,其葉底也呈現玉白色,這是安吉白茶特有的性狀。
制作工藝
兩種茶葉的加工制作工藝不同。安吉白片為半烘炒型綠茶或烘青綠茶,而“鳳形”安吉白茶是烘青綠茶,“龍形”安吉白茶(即安吉白龍井)則是炒青綠茶。
其實,各家均有自己獨到的茶葉加工工藝。如大山塢茶場的安吉白茶注重香與品感;楊家山茶場的安吉白茶則以色與品相取勝。
外形特征
安吉白片外形挺直略扁,形如蘭蕙;色澤翠綠,白毫顯露;葉芽如金鑲碧鞘,內裹銀箭,十分可人。沖泡后,清香高揚且持久。滋味鮮爽,飲畢,唇齒留香,回味甘而生津。葉底嫩綠明亮,芽葉朵朵可辨。安吉白片還有一種異于其它綠茶之獨特韻味,即含有一絲清泠如“淡竹積雪”的奇逸之香。茶葉品級越高,此香越清純,這或許是茶鄉安吉的“風土韻”。
“鳳形”安吉白茶條直顯芽,壯實勻整;色嫩綠,鮮活泛金邊。“龍形”安吉白茶扁平光滑,挺直尖削;嫩綠顯玉色,勻整。兩種茶的湯色均嫩綠明亮,香氣鮮嫩而持久;滋味或鮮醇、或馥郁,清潤甘爽,葉白脈翠。根據品級不同,為一芽一葉初展至一芽三葉不等,高品級者芽長于葉。此外,精品安吉白茶其干茶色澤金黃隱翠(尤其是明前茶,不少綠茶也有這個特點)。
鑒于安吉白茶茶青的特性,采用西湖龍井制作工藝生產的“安吉白茶龍井”,從追求“完美”的品飲角度而言,多少有些“屈就”了“玉般嬌貴”的安吉白茶,抑制了“鳳形”安吉白茶所具有的優點,并顯現出某些缺點(特指原料為“白葉一號”者)。也因此,“龍形”安吉白茶不論在消費者認知、市場占有率,還是茶葉售價上,目前尚無法與“鳳形”安吉白茶并駕齊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