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零公里的觀山茶會:以茶會友何嘗不是回歸生活的嘗試
發布時間:2024-11-24 點擊:46
三江匯流處,茶馬古道旁。當全國大部分地區春芽剛開始朦朧的時候,你就能喝到頭一杯清香的新茶。這里,是四川宜賓。
都說宜賓有三寶:香腸、燃面與川紅工夫。這一次,陳升福元昌掌門人陳植濱,帶著來自貢茶古鎮易武大山的氣息來到這里,與紅茶這個品類的代表,川紅工夫非遺傳承人孫洪來了一次交心式的長談。
以茶會友,論茶之道。這便是陳升福元昌“觀山茶會”第二場。
(圖注:陳升福元昌是在百年老號福元昌的基礎上所成立的復興品牌,是貢茶古鎮易武的精品普洱代表;而川紅工夫是和祁紅工夫、滇紅工夫齊名的三大工夫紅茶之一,是中國紅茶的代表)
“半日一杯茶”的宜賓,是孫洪與川紅的故鄉
宜賓,是具有三千多年茶葉生產歷史的古老茶區,亦是茶馬古道的重要驛站。岷江、金沙江在此匯流為長江,向東咆哮而去,這里被稱為“長江零公里”。
宜賓人勤勞,卻又懂得取閑——特別是喝茶。
在社會高速發展的今天,每座城市的生活節奏都不相同。半日的時間或許是是兩場會議、一次談判、若干個工作指標;又或許是拜訪幾位客戶。而在宜賓,半日時間,只夠喝一杯茶。
宜賓人對茶有著相當的執念:金沙江在眼前緩緩流過,壩子里的大榕樹不知在這里生息繁衍了多少年;一代代的宜賓人在特色“壩壩茶”的時光里成長、老去。
川紅工夫非遺傳承人孫洪與他的川紅集團就傳承于這樣的歷史長流之中。
(圖注:孫洪,川紅工夫制作技藝非遺傳承人,川紅集團董事長,川紅工夫第五代傳人。師從楊寶琛先生,2010年帶領組建“宜賓川紅茶業集團有限公司”后,通過挖掘、記錄、整理,形成川紅工夫傳統技藝標準化的工藝流程,使川紅工夫傳統制作技藝得到進一步保護、傳承和發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