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尺蠖對秋季茶樹的危害有多嚴重?秋季怎樣才能預防茶蚜?
發布時間:2024-11-18 點擊:83
在秋季,茶尺蠖與茶蚜對秋茶的危害是比較嚴重的,那么怎樣才能預防茶尺蠖與茶蚜帶來的茶葉損失呢?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些如何防治茶尺蠖與茶蚜的小知識~
茶尺蠖對秋季茶樹的危害有多嚴重?茶尺蠖又名拱拱蟲,對秋茶的危害較嚴重。
防治措施如下:
1.保護天敵茶園應盡量減少用藥次數,降低農藥用量,以保護天然的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敵,充分發揮自然天敵的控制作用。
2.噴施病毒茶尺蠖核型多角體病毒對茶尺蠖幼蟲有很強的感病率,在1、2齡幼蟲期,噴施茶尺蠖核型多角體病毒制劑,每畝用量為10億~50億個多角體。
3.燈光誘殺在茶尺蠖成蟲期可在田間安裝頻振式殺蟲燈誘殺成蟲,減少下一代幼蟲發生量。
4.人工捕殺對于蟲害程度較輕且集中在茶園局部危害時,可結合茶園日常管理進行人工捕殺。
5.放雞除蟲雞吃蛹,也吃幼蟲。在幼蟲期,振動茶叢,使幼蟲吐絲下垂,引雞啄食。
6.農藥防治用農藥防治應嚴格按防治指標,成齡投產茶園的防治指標為每畝幼蟲量4500頭。施藥適期掌握在3齡前幼蟲期。施藥方式以低容量蓬面掃噴為宜。藥劑選擇:有機茶園用2.5%魚藤酮150~200毫升,或0.36苦參堿50~75毫升,對水噴霧防治。無公害茶園可畝用35%賽丹80~100毫升,或1%阿維菌素(每畝用藥20~25毫升,宜在陰天或晴天傍晚使用)等藥劑對水噴霧防治。
秋季怎樣才能預防茶蚜?茶樹茶二叉蚜別名茶蚜、桔二叉蚜、可可蚜。
茶蚜分布廣,食性雜,危害害特點是:蟲刺吸嫩梢、嫩葉汁液,被害的新梢葉多皺縮卷曲,嚴重時新梢不能生長,而且茶蚜排泄蜜露會致煤污病發生,另外,蟲體易隨采摘的鮮葉殘留在產品中,直接影響秋茶的產量、質量和產品衛生。
9月底至10月中旬是危害高峰,正值秋茶采摘期,干旱年份發生嚴重。為此當前要及時做好茶蚜的防治工作,確保秋茶衛生安全,增產增收。
1.人工摘除。
由于茶蚜主要集中分布在1芽2、3葉的新梢上,可以及時用人工摘除有蟲的新梢,集中處理,防止茶蚜蔓延。
2.保護天敵。
茶蚜的天敵資源十分豐富,如瓢蟲、草蛉、食蚜蠅等捕食性天敵和蚜繭蜂等寄生性天敵。天敵的胃口大,如每頭食蚜蠅幼蟲或瓢蟲成、幼蟲每日均可取食茶蚜80~117頭,對茶蚜種群的消長可起到明顯的抑制作用。因此,只要把茶蚜的天敵保護好,是無需噴藥的。
3.及時采摘。
及時多次分批采茶,帶走茶芽上的蟲、卵。
4.在茶葉生產區推廣多茶類生產技術。
實踐表明,秋季適當提早開采和推遲封園,避開秋茶采摘高峰期與蚜蟲危害高峰期相遇,能有效抑制蚜害。
眾所周知,紅茶與綠茶類產品是用茶樹新梢的單芽或1芽1葉或1芽2、3葉制成的,烏龍茶類產品主要是用頂芽形成駐芽,小至中開面的1芽2~3葉的新梢生產的。就是根據不同茶類對鮮葉成熟度不同的要求,提早先采一批紅茶或綠茶后,留養茶樹7~15天,達到烏龍茶采摘標準時,才開采烏龍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