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壽眉的加工工藝有哪些
發(fā)布時間:2024-11-17 點擊:63
南山壽眉的加工工藝有哪些,那么既然喜歡就不知道大家對于南山壽眉的加工工藝的了解又有多少呢,壽眉白茶,是非常受歡迎的一款茶品,其中的南山壽眉的氣味芳香,味道甘甜等特點為更多茶友所喜歡。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南山壽眉的加工工藝有哪些吧。
南山眉茶的采制技術特點是:嫩采精揀,工藝不繁,技術精湛,連續(xù)操作,一氣呵成。主要工藝分攤放、殺青、搓條顯毫、煇鍋四道工序。清明至谷雨前是壽眉茶采摘的黃金季節(jié)。采摘標準為一芽一葉和一芽二葉初展,芽長1.5~2.0厘米,通常,炒制500克特級干茶需采6萬個左右芽葉。采回的芽葉必須經(jīng)過精揀細剔,達到嫩、勻、凈的目的。揀剔后的芽葉放置在竹匾上攤放2~4小時后再行炒制。
殺青:在鍋徑60厘米的遠紅外線平鍋內(nèi)進行。鍋溫120~124℃,投葉量300~400克,采用抖、翻、理手勢,將茶葉殺透殺勻。當葉質(zhì)柔軟、色澤轉(zhuǎn)暗即進入搓條顯毫工序。
搓條顯毫:是壽眉茶成形的關鍵工序。通過搓條,達到失水搓緊成條、顯毫的目的。鍋溫70~80℃,采用抖、理、搓、抓手法,先理直茶條,再用雙手掌合攏搓條。理、搓、抖、抓各種手法靈活掌握,變換進行。用力程度掌握輕、重、輕的原則,即含水量高或低時,動作應輕,避免茶葉結塊和斷碎。當茶條圓而略扁,茸毫顯露,干度達七成干左右,降低鍋溫至50~60℃,轉(zhuǎn)入煇鍋工序。
揮鍋:目的是進一步理條整形,達到定形、足干的要求。采用慢速翻炒的手法,促使水分蒸發(fā)、理順茶條,固定形狀。炒至茸毫披露,鍋溫略升10℃左右。當發(fā)出持久的清香,捻茶即成粉末,含水量約6%以下時,起鍋攤涼貯藏。全程歷時35~40分鐘。南山壽眉茶的品質(zhì)特點是,緊圓略扁、勻整,形似扁眉,披毫,色澤翠綠,香高清鮮,滋味醇厚爽口,湯色綠而清澈,葉底嫩勻明亮。
南山壽眉的加工工藝
1、鮮葉采摘。春季開采,采摘標準為玉白色的一芽一葉初展鮮葉。要求勻凈、完整、鮮活。
2、攤放用竹匾薄攤,環(huán)境要求清潔衛(wèi)生,陰涼通風。攤放時間要適當,以葉片以軟,散發(fā)青氣,含水率60%左右為適度。
3、殺青。選用600型不銹鋼電熱式多用機。鍋底溫度160~180℃,投葉量每鍋1400g,其間不時通熱風散發(fā)青氣。用時7~8min,快速出鍋。殺青程度以葉色轉(zhuǎn)暗綠,葉質(zhì)柔軟,緊直成條,手捏成團,具有清香,含水率40%左右為宜。
4、做形。用63型電炒鍋。投葉量250g,鍋溫80~90℃.用雙手沿鍋底向同一方向理條,然后并攏,使茶葉在掌心來回搓揉。掌握輕重適度,用時6min。待條索緊直,含水率約30%時出鍋攤涼。
5、烘干。分初烘和足干,用3型熱風烘干機。初烘溫度控制在100~110℃,足烘溫度控制在80~90℃.成茶含水率為5%~6%。
南山壽眉的加工工藝有哪些,相信看完以上小編的對于南山壽眉的沖泡方法相關介紹大家應該是對于南山壽眉也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了吧。是不是也覺得每一個產(chǎn)品都來來之不易所以大家都要珍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