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的茶不一定是好茶,好的茶不一定苦
發布時間:2024-10-27 點擊:45
茶,從古至今,都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必須飲品,很多人每天都少不了一杯茶,相信不少人也遇到過這個情況,喝到苦的茶,別人卻告訴不苦不澀不是茶。
1、苦不苦并不是判斷好茶的標準
口味是一個非常個人化的東西,你覺得苦,人家未必覺得苦。
你也許聽說過這樣一句話“不苦不澀不是茶”。這句話說得挺有道理,苦澀是茶葉的基本口感,沒有了這個口感,的確就跟和白開水一樣,沒什么味道。
有的茶葉粗老,沒什么味。對懂茶的人來說,滋味淡薄,沒有茶味。對不怎么喝茶的人來說,卻是不苦不澀,覺得還挺好喝的。
所以,不苦的茶不一定是好茶。
就拿生普來舉例,有的臺地茶比山上的古樹茶要苦。不苦的茶更容易被不懂茶的人接受,但大家都知道,只要加工和儲存沒問題,山上的古樹茶肯定是要比臺地茶要好的。
所以,苦的茶也不一定是好茶。
2、 茶的基本味覺因素
●苦味
主要由茶多酚、咖啡堿構成茶湯的苦味,苦味是所有的茶都不可缺少的滋味,如果沒有苦味,總會覺得少了點什么。
●澀味
澀味是口腔中感到干燥、收斂的一種感覺。主要是茶多酚在起作用。苦味、澀味共同形成了茶湯的濃度、刺激性。
●鮮味
類似味精的鮮爽味,主要由茶中的氨基酸構成。鮮味能緩解茶的苦澀味,增強甜味,嫩茶的鮮味尤其明顯。
●甜味
主要由茶中的氨基酸、糖類物質構成。甜味是人人都喜歡的味道,苦與甜的平衡是茶最讓人著迷的因素之一。
這幾大茶湯的口味,一個也不能少。
茶如果不苦,便會覺得淡;
茶如果不澀,便會覺得弱;
茶如果不鮮,便會覺得悶;
茶如果不甜,便會覺得難喝。
茶湯的每一種味覺因素,都是構成這一杯茶的有機因素。如果缺少了哪一個,都會覺得不夠飽滿,不夠有層次。因此苦澀味還是必須的。
3、茶葉好不好,就看這一點
看到這里,很多人就會納悶了,小編老師,你說苦的茶不一定好,不苦的茶也不一定好,那怎么判斷呀?下面就來給大家劃重點。
茶葉好不好,要看苦味化不化得開,化得快不快。
好的茶入口感覺到苦,但是其他感覺也同時充滿口腔,茶湯一咽下去,一股甜味就從喉底涌上來,苦味在嘴里的感覺已經化掉,取而代之的是甘甜的回味。而不好的茶,往往一苦到底,苦得整個嘴巴、喉嚨都感覺干澀,更不會有什么回甘生津。
茶是苦的,苦中帶澀,先苦后甜,甘甜回味。
所以啊,這就是為什么有的茶喝得讓人覺得很舒服,而有的卻苦得讓人?u>巖韻卵實腦蛄恕?/div>
一款普洱茶好不好,不能單一地以苦來判斷,每個人的口感口味不一樣,有的喜歡清淡,有的喜歡濃烈;一款茶有的覺得不錯,有的卻不喜歡,這就是喝茶的區別,只要茶沒有什么異味,以自己的口感和整體感受來選擇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