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安順茶產業欲重振輝煌
發布時間:2024-10-24 點擊:107
清香馥郁、口感清香、回味甘爽、色味俱佳……這些詞語,都是對安順茶葉的稱贊。
作為全國古老的茶區之一,朵貝翠芽、瀑布毛峰、紫竹青、夏云雀舌、煤山毛尖以及屯堡驛茶等名優茶,不但是市場上的搶手貨、還是茶農重要的經濟來源,更積淀了安順豐厚的茶文化。
令人遺憾的是,品質上乘的安順茶葉卻在品牌質量、種植規模、市場占有率以及在外埠知名度等方面,表現平平。
如何讓安順茶飄香全國?做大茶規模、唱響茶品牌、壯大茶經濟,成為安順做大茶產業的必然選擇。
整合力量共同培育
趕路,就是要大跨步,將平鋪直敘的曲調變換成波瀾壯闊的長歌。
“安順茶葉”淪落為“崴貨”的代名詞,品牌意識不強,茶園管理粗放,加工設備陳舊、加工技術落后等原因,一度制約著安順茶產業的發展。
近年來,安順市不斷提升茶產業發展水平,充分發揮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優勢,重塑安順茶的品牌形象,切實推動安順市茶產業加快發展。目前,全市共有茶園面積24.1萬畝。今年計劃新增6萬畝,到“十二五”期末力爭達到60萬畝。
小小茶葉舞動著產業發展“長龍”。
加大品牌推介力度,提升安順茶知名度;抓示范帶動,發揮企業帶動作用;加大資金投入,努力擴大基地規模……安順茶葉在重振輝煌。
民營資本進入,加速了產業升級;無性系茶園面積和苗圃建設實現了新的突破;茶葉技術培訓和技術人才培養力度加大……安順茶葉在趕超發展。
安順市茶辦專職副主任徐瑛認為:“根據安順地理條件,要發展茶產業,就必須有選擇性地重點發展。”
多年從事茶產業發展工作的徐瑛表示,要抓示范帶動,發揮企業帶動作用。要以西秀、平壩、普定、鎮寧等縣區為核心,重點布局,整合相關部門、企業共同推進茶產業發展;要借省里打造全國茶葉大省的契機,積極宣傳安順茶葉;要重點打造黃果樹瀑布品牌、朵貝品牌;在規模種植的同時,做茶旅游、茶文化。
茶產業不斷發展,延伸產業鏈成為不可或缺的一環,在這方面,龍頭企業發揮了重要作用。安順市現有茶葉加工企業54家。但標準化加工企業卻不多。安順市將通過政府牽頭,企業承接,做大做強茶產業。目前,有關招商引資工作正在洽談中。
重點打造做大規模
茶業要做大,規模是關鍵。
徐瑛認為,茶產業發展的主要瓶頸之一是種植,要實現高投入、高產出,就要整合資源、連片種植。讓茶產業與基礎設施建設、與文化旅游相結合起來。
今后的發展中,安順市將不斷完善茶青交易市場、成品市場、文化建設、加工廠房建設、觀光茶園建設、品牌建設等系統建設,按規劃進行實施,讓茶產業得到有序發展。安順市還將實施茶葉項目,整合各種項目資金打捆建園,高標準、高質量建園,從而努力擴大基地規模,積極打造觀光精品茶園。
“在抓好核心縣區種植外,圍繞三個片區集中打造。”對如何發展茶產業,徐瑛有自己的觀點。她解釋說,南片區:就是以西秀區舊州鎮為中心,包括寧谷、舊州、雙堡、七眼橋、大西橋等鄉鎮。該區域的茶質好、茶業發展空間大,可形成連片種植示范區、茶旅觀光示范區;北片區:以西秀區轎子山鎮、普定縣貓洞鄉、化處鎮為中心,以朵貝貢茶、朵貝古茶樹為重點;西片區:以鎮寧的江龍、革利、朵卜隴等鄉鎮為中心,輻射到關嶺自治縣、紫云自治縣。
“經過幾年的重點打造,安順茶業一定會有重點、有亮點。”徐瑛如是說。
突出特點打造品牌
黃果樹瀑布茶是世界大瀑布和古老茶區的縮寫,黃果樹瀑布的品牌效應,打造了黃果樹毛峰茶。
“瀑布毛峰”入選貴州五大名茶、“黃果樹毛峰”獲得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黃果樹瀑布系列茶正以嶄新面貌重塑了“安順茶葉”的輝煌。
近年來,安順市以“黃果樹瀑布綠茶”為主題,多次組團參加茶博會和各種推介會;“瀑布毛峰”、“明英翠龍”、“朵貝御芽”、“明英翠芽”、“春來雀舌”等在各種評比中獲獎。
徐瑛認為,品牌的形成是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只有企業強大了,才有實力在全國乃至世界范圍內進行品牌運作。要實現名茶和名牌的完美結合,應該重點扶持、優先發展。打造安順茶品牌,關鍵要培育經營主體,壯大龍頭企業,提升其營銷能力和品牌意識。
“重點支持一個或幾個龍頭企業、重點打造一個或幾個知名品牌,不斷擦亮安順茶的‘金字招牌’”,徐瑛最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