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普洱茶都撕逼的年代
發布時間:2024-10-24 點擊:41
普洱茶行業在發展了這么長時間,直到今天仍然在互相撕扯,相愛相殺中度過,這最明顯的恐怕就是茶企之間因為爭奪產品市場的份額而相互的“低調攻擊”。
而較為常見就是中茶和大益了,因為二者一直以來都存在糾葛,都希望對方比自己差,甚至從這個行業中消失。只是這種不名言的撕逼大戰還未正真爆發,所以在底下搞點小動作,攻擊一下對方而已。
然而雷聲過后,該賣茶的還得老老實實的賣茶,不然不等對方把自己給弄死,自己先給自己下一個套子把自己給勒死了。這點不僅大益和中茶都明白,就連行業里面的一些小品牌也深諳其中道理。
若從歷史淵源說起的話,大益與中茶的關系好比如今的王老吉與加多寶,都是從一個母體延伸出來的,只不過大的,原有的把小的拉扯大了之后,小的又在很多因素的綜合之下有了獨立出去的本事,果斷的甩手走人了!而且這一走帶著的不僅是本體之外,還帶走了多年大的積累的東西。這對于老東家來說肯定是很不爽的,但又無可奈何,因為沒有證據證明“我的就是你的”,“你的也是我的”,況且在法律程序上和道德上也算是合情合理的,怎么判都覺得有一方是巨冤。
所以造成的結果就是讓原來的很無奈。好比養大了一個遲早要分家的兒子,你能拿他怎么辦?
但是在慢慢的發展過程,原來的卻干不過后來長大的。但是為了保住本體和名聲,在利益的面前,兩者就開始互撕了。
很多人都知道,大益茶商標是勐海茶廠1989年注冊的,而那時的勐海茶廠還在國營中茶手里面,這期間就已經以大益商標出產了不少產品,但仍然有很多大益茶上是打著中茶的外包裝的,到了2004年大益改制,勐海茶廠被云南博聞投資有限公司全面接手,至此,茶廠完全成為大益集團下的私營茶廠,而隨著這次的接手,于有關勐海茶廠的有關史料和權益歸大益所有。
正因為勐海茶廠曾經隸屬于中茶(中國土產畜產進出口總公司云南茶葉分公司),而這層關系經過多年變得錯綜復雜,演變成了大益與中茶的如今微妙的關系,尤其是在產品的歸屬上,可謂的是撕得夠可以。
你比如七三青餅和八八青,甚至當年90年代初的7572都在撕,這茶究竟歸屬于誰才是符合原始的,才是最正宗的?而雙方雖然明面上不以公司的出來指責對方,但說實話,只要涉及到曾經雙方都曾經擁有的,只要有一方霸占了這個東西,那么另一方肯定是不高興的。
撕逼由原來的臺下,撕到了互聯網上,其手法也是多種多樣,更為驚人的是,外圍人參與了進來,不管懂不懂,合不合理,正不正確的也來湊熱鬧,上來就是一陣口水戰,如果去貼吧上一看這種情況只會更加愈劣,兩個派別的粉絲,互噴互撕。有時候你實在看不下去,說句公道話吧,矛頭瞬間就指向你而來,“到底站哪一方”?若不站隊的話,立馬就成為公敵。
除此之外,對于代理兩家不同產品的商家來說,也在指責對方的各種不好,相互排斥。然而通過這一系列的種種你會明白,在一個撕逼的年代,不參與撕反而成了一種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