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普洱茶在后期存儲中無法良好轉化的元兇
發布時間:2024-10-17 點擊:50
圖為:南茗佳人古樹藤條茶“壩糯”
普洱茶是一種能夠在時光中發生自我變化,自我提升的茶品。故也就有了在特定時期內“越陳越香”的價值,這一價值逐漸被茶人們大量發掘后,普洱茶界掀起了一股“普洱茶收藏熱”。
年份對于好的普洱茶收藏來說,是一股助推力,但也會出現反作用。而影響普洱茶在后期存儲中良好轉化的因素,我們將其概括為:原料、制作工藝、存儲環境。本文將對制作工藝做重點解讀。
圖為:南茗佳人古樹藤條茶“壩糯”
1、原料優質
好原料塑造好茶品是亙古不變的規律。一款普洱茶,品質要優原料是必要條件。舉個例子,一款以人為因素較少干涉的、樹齡較大的古茶樹春茶鮮葉為原料制成的茶品,和一款以人為因素較多干涉、樹齡較小的茶樹鮮葉為原料制成的茶品。前者,歷經數百年生長的古茶樹,茶葉中茶質豐富,制成茶品后,為后期的優良轉化提供豐富物質;如南茗佳人2007年臨滄古樹春茶《韻·珍飲》,采用古樹春茶鮮葉為原料,以傳統手工制茶工藝制成,經過昆明干倉存儲九年,湯質飽滿、茶香沉穩、陳香漸顯、湯中冰糖甜韻濃郁,茶氣沉穩厚重,正是品飲佳期。關于這款茶的更多詳細信息可添加董玥個人號:6480348 進行了解。由于茶樹樹齡大小的不同,也就導致了茶葉中所含物質成分含量的或多或寡了;樹齡較大的茶樹,茶葉中含豐富茶質,制成茶品后,能給茶品在后期的良好轉化中提供豐厚物質。
圖為:南茗佳人古樹藤條茶“壩糯”
2、制作工藝適當
普洱茶制作工藝包括:鮮葉采摘、攤晾、殺青、揉捻、曬青、蒸壓成型、自然晾干等幾個步驟,而制成成茶茶品。接下來,重點了解殺青和揉捻對普洱茶后期優良轉化的影響。
普洱茶的殺青環節,最主要的目的是將新鮮茶葉中的酶等活性物質鈍化。即讓它們暫時進入休眠期,茶品制成后,酶等活性物質在時光中緩慢蘇醒,開始發生轉化。這里強調的是酶等活性物質的鈍化。而殺青的適度決定茶葉中酶等活性物質余留的多寡。
揉捻的目的是以外力將茶葉的細胞壁破裂,讓茶葉在有氧氣的條件下,使其內含物質充分混合。揉捻的輕重將會影響茶葉中茶質混合的充分度,和沖泡時茶葉內含物質溢出的多寡和速度。下面分析幾種常見的情況:
圖為:南茗佳人古樹藤條茶“壩糯”
情況一:重殺青,重揉捻
重度殺青下,茶葉中的活性物質“酶”被大量殺死,并且茶葉容易出現糊點、焦點。再經過重揉捻后,茶葉細胞壁的破裂程度加大,茶質大量溢出。這些糊點、焦點與茶葉交雜,無法完全將之挑揀出來。制成茶品沖泡后,茶湯易出現渾濁、飲下茶湯,喉嚨會產生干澀感。
以這樣的制作工藝制成的茶品,耐泡度欠佳,且在后期的存儲過程中,很難進行良好的轉化。即使存儲,茶的香氣和飽滿度也會逐年下降。
圖為:南茗佳人古樹藤條茶“壩糯”
情況二:輕殺青,重揉捻
殺青程度過輕,茶葉留有較重的“青味”。茶葉中活性物質酶沒有被鈍化,在制成茶品之前,一直在進行著酶化反應。經重度揉捻后,茶葉的細胞壁破裂程度較重,茶質大量、較快溢出。制成茶品后,條索較緊實,沖泡后茶湯中青味較重,投茶量和出湯速度控制不好,就會造成前面幾泡茶湯味道過濃,茶品會出現不耐泡的情況,且葉底的勻整度較差。
以輕殺青,重揉捻工藝制成的茶品,在后期的轉化過程中酶化反應進行較慢,且程度較輕。因茶質溢出較多,在存儲過程茶湯的飽滿度會逐年下降。
圖為:南茗佳人古樹藤條茶“壩糯”
情況三:輕殺青,輕揉捻
殺青溫度較低,殺青時間較短,使得茶葉在殺青時顏色變暗。茶葉經過輕揉捻,細胞壁破裂程度較輕,茶質溢出較少、較慢。
以此種工藝制成的茶品條索松散且顏色暗沉,沖泡后茶湯的鮮爽度下降,茶湯容易渾濁。在后期的轉化過程中,酶化反應進行較緩慢,可能需要正常茶品轉化期的幾倍時間。
圖為:南茗佳人古樹藤條茶“壩糯”
原料的優質、殺青的適度、揉捻的輕重,是影響一款普洱茶能否在后期的存儲過程中發生良好轉化的重要因素。結合這些因素,就能很容易的去判斷一款茶品是否有存儲的價值了。若是存了五年左右的茶品,在口感、茶韻、茶氣等方面都沒有較大的改變,那就需要考慮重新選取一款優質的茶品來進行存儲,去真正感受時光賦予普洱茶的特殊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