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體囊袋內應用兒茶素防治兔后發性白內障的實驗研究
發布時間:2024-10-10 點擊:51
目的:從研究抑制后發性白內障的有效藥物入手,探討術中水分離時應用兒茶素對兔術后晶體上皮細胞增殖的影響及其對兔眼的毒性作用。方法:在兔晶狀體超聲乳化吸除術中,用1ml不同濃度的兒茶素(50μmol/l、100μmol/l、200μmol/l)在晶狀體囊袋內進行水分離,使其直接短暫作用于晶狀體上皮細胞。術后隨訪8周,進行術眼裂隙燈檢查、觀察眼內壓變化及角膜內皮細胞差異。檢測術后組織病理學的變化,對兒茶素抑制兔術后晶體上皮細胞增殖效果進行分析。結果:術后2周用藥組兔眼未出現后囊膜混濁(posterior capsule opacification,pco)。術后4周用藥組兔眼的pco明顯比對照組眼輕,且隨藥物濃度增高而減輕。中、低濃度組兔眼的術后炎癥反應與對照組比較無明顯差異;高濃度組兔眼術后早期出現輕微的毒性反應。組織病理學檢查表明,對照組的晶狀體上皮細胞增生較用藥組明顯。結論:①在活體兔中,兒茶素有效地抑制晶狀體上皮細胞的增殖,可延緩和防止pco的形成;②兒茶素對晶體上皮細胞的抑制作用有濃度依賴性;③兔晶狀體囊袋內應用50-200μmol/l的兒茶素對角膜內皮細胞沒有明顯的毒性作用,是防治后發性白內障安全有效的藥物。完成機構:廣東醫學院附屬醫院眼科,廣東湛江524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