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紅茶營銷:不必跟著綠茶跑
發布時間:2024-10-08 點擊:61
“即便是夏秋茶,到底也是龍井產區的。”這并非賣點,而且這種想法會冒很大的風險。
這是最簡單的道理,業內共知。茶樹經過一個冬天的休養后發出新芽,氣溫低使得嫩芽保存時間較長,且一般無病蟲害,所以春茶,特別是早春茶,往往是一年的茶葉中品質最好的。夏茶生長快,茶葉易老化,營養成分相對于春茶明顯減少,咖啡堿、茶多酚等有所增加,口感更苦澀。秋茶則介于春茶和夏茶之間。
然而,這一簡單的道理往往容易被急于搭品牌快車的沖動資本忽略。品牌延伸,究竟是好是壞,究竟為龍井加分,還是減分?
品牌搭車不能肆意而為,前提是能找到與品牌文化共生的內涵。西湖龍井也好,信陽毛尖也好,提起名字似乎口中就能感覺到熟悉的味道。龍井紅是什么呢?短期能迅速提高知名度,能否長期延續則難說,很可能給龍井造成負面效應。
其實聰明的做法,可以悄悄用夏秋茶做紅茶,也不強調是龍井產區,起個創新的名字、做創新的口味,在逐漸開拓市場的過程中逐漸提升,創造出高端品牌。先有基礎再去提升品牌,比現在高調炒作實惠得多。理性消費者早就不買“傍名牌”的賬了。
傳統綠茶產區開發的紅茶往往側重高端茶。首先,高端紅茶采芽頭,從資源利用來看,有悖用夏秋茶做紅茶的初衷。從市場角度看,高端紅茶價格高,顧客定位窄。實惠的原料就該走實惠路線,做老百姓能喝得起的紅茶。
用普通原料制作的立頓紅茶就是最直接的參照物,新紅茶的營銷,其實不必跟著綠茶跑。最能撬動市場的是紅茶獨特、多樣的調飲方式。這是綠茶沒有的,也是多數消費者尚未掌握的。普及的同時開發更豐富的紅茶產品,這其中藏著無窮的開發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