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碎茶制作品質先容
發布時間:2024-09-29 點擊:57
紅碎茶,其生產在我國較晚,20世紀的50年代后期才最先。近年來,其產量延續增添,質量也不斷提高。紅碎茶按制法有傳統制法和非傳統制法之分。傳統紅碎茶是用傳統揉捻方式生產的紅碎茶,滋味濃,然而產量較低。
非傳統制法的紅碎茶又有轉子紅碎茶(外洋稱rot ovane)、c.t.c紅茶和l.r,p(勞瑞制茶機)紅碎茶之分。非傳統制法徹底改變了傳統的揉捻方式,通過機械迅速達到了損壞細胞的目的,發酵平均且迅速,因此需要實時烘干,才氣保證湯味濃強鮮的品質特征。
用差別的機械設備制作而成的紅碎茶,雖然在品質上有懸殊的差異,但在總的品質特征上,只有四個花色——葉茶、碎茶、片茶和末茶。葉茶是傳統紅碎茶的一品質特征上,只有四個花色——葉茶、碎茶、片茶和末茶。葉茶是傳統紅碎茶的一種花色,形狀上具有緊結勻齊的條索和烏潤的色澤,內質上具有芬芳的香氣、紅亮的湯色和醇厚的滋味,其葉底紅亮多嫩莖。
碎茶,形狀上具有重實勻齊的顆粒、烏潤或泛棕的色澤;內質上具有馥郁的香氣、紅艷的湯色、濃強鮮爽的滋味,葉底紅勻。片茶,形狀上都是術耳形的屑片或皺折角片,色澤烏褐;內質上香氣尚純,湯色尚紅,滋味尚濃而略澀,葉底紅勻。末茶,形狀上都是沙粒狀的末,色澤黝黑或灰褐,內質上湯色深暗,香低味而粗澀,葉底晴紅。紅碎茶產區主要是云南、廣東、海南、廣西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