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六堡茶等級劃分
發布時間:2024-09-25 點擊:60
六堡茶的級別是以茶葉嫩度為基礎劃分的。茶葉嫩度越高級別越高,衡量六堡茶嫩度高低主要看三點:一是看芽頭的多少,芽頭多,毫顯,嫩度高;二是看條索(葉片卷緊的程度)緊結,重實的程度,緊結,重實的嫩度好;三是色澤光潤的程度,色澤光潤,潤澤的嫩度好,色澤干枯的嫩度差。
從前,在六堡合口街收茶的茶商將六堡茶分作細茶、元度(原度)、粗茶、行等(行茶)等幾個級別。細茶主要為社前茶,原料為一芽一葉,少量一芽二葉。元度(原度)原來是指較為上乘品質的春茶,但以前茶莊茶行缺乏規范,出于商業競爭及價格因素,后逐步將各個季節的茶芽統稱元度。原料為一芽一葉,少量一芽二葉。粗茶主要為各個季節的粗老茶葉,原料以一芽三四葉為主。行茶是夾雜有茶芽、中葉茶、二白茶、粗老茶的統茶。
而到了現代,六堡茶散茶按照感官品質特征和理化指標可分為五個等級,這五個等級分別是特級、一級至四級。《地理標志產品六堡茶》標準里有明確規定:六堡茶散茶的外形從條索、整碎、色澤、凈度四個方面進行劃分級別;而內質則從香氣、滋味、湯色、葉底四個方面劃分。其中外形條索緊細圓直勻整,色澤黑褐油潤,凈;香氣純正,湯色深紅明亮,滋味醇厚,葉底表現為黑褐、細嫩、柔軟、明亮勻則為特級茶葉的標準。而一級茶與特級茶的差別主要體現在條索上為緊結、尚圓直,其它要求一致;二級茶是條索尚緊結、尚圓,其凈度要求是“凈,稍有嫩莖”而三級四級,則直接是“粗實、緊卷”、“有嫩莖、有莖”這樣的標準了。
可見,六堡茶與其他如精細綠茶等不同,是不排斥茶梗的,有一定量富含纖維素的茶梗、粗老茶青參與渥堆發酵、陳化,其口感更甜醇平和。一定含量梗的比例、較為粗老的茶青,也會有利于后期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