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氣濃郁,口味酬和的梅占
發(fā)布時間:2024-09-23 點擊:214
相傳明末清初,住在安溪蘆田的一對夫婦,在那里墾荒辟壤,辛勞耕種,漸漸生活走向了富裕。夫婦二人誠心禮佛,心地十分善良,富裕后,經(jīng)常拿出米糧來周濟周圍的窮人和來往的過客。然世事往往難遂人愿,這對夫婦雖身體康健,但是四十出頭,仍無兒女承歡膝下,讓人好不傷感。
巖茶中的梅占香氣濃郁,口味酬和,是茶之上品。梅占植株屬小喬木型,大葉類,中芽種。樹身直立少曲折,主干明顯,分枝較稀。茶樹開花多,結(jié)實少,葉肉厚而質(zhì)脆,為梅占獨特的品味提供了良好的品質(zhì)基礎。
關于梅占的來歷有很多種說法,但都與“梅占百花魁”這句詩有關,清香的茶配上高潔的詩句,成就了一代名茶。
一日,一個遠方游僧到夫婦家化緣,夫婦二人像往日一樣熱心接待。僧人吃完了齋飯,便對二人說,施主生活富足,心地善良,為何眉宇之間有隱隱憂傷,難道生活還有什么不如意的地方嗎?二人見僧人似乎不同尋常,應是有道高僧,跟他說說原委或許能得到指點。于是夫婦倆便向這和尚告訴了原由。和尚聽完,點點頭說,原來如此。說罷便起身悠悠而去。夫婦倆原本以為他能給自己指條明路,誰知竟是二話沒說,心中好不失望。
過了不久,一天夜里夫婦進入夢鄉(xiāng),一佛陀托夢說,在村后的老虎嶺有兩棵山茶,摘回煮飲,能除病根,定得貴子。這夫婦從夢中驚醒,互相講述,兩人竟然做了同一個夢。翌日黎明兩人就迫不及待的起來,扛著鋤頭,提著竹籃,到后山老虎嶺去尋找茶樹。在山嶺頂端,他們遙遙看見,兩株山茶,在黎明的日光中展現(xiàn)著誘人的身姿。夫婦倆把茶摘回煮飲,連續(xù)數(shù)日,整個人的精神似乎好了百倍。第二年,二人就生下了一個胖大小子,夫婦倆笑逐顏開,村子里的人也為他們高興。
在孩子滿月的時候,這對夫婦擺了十多臺酒席,宴請鄉(xiāng)里親朋,并請大家一起品茗。為了把茶發(fā)揚光大,他們把茶種送給鄉(xiāng)鄰去栽種,并講述了這茶的來歷。大家聽后都嘖嘖稱奇,紛紛問茶樹的名字如何。夫婦倆說,這茶是偶然得之,實不知道名字,還請大家取個相稱的名字,不枉了對我們的恩德。大家見還沒取名,都報上一個個名字來。什么“仙佛”、“春佛”等,但不是很令人滿意。這時一位鄉(xiāng)里秀才站起來說,我看就叫“梅占”吧,“梅占百花魁”,既是對今日小孩前程的期待,也是對這株靈異茶樹的贊譽。夫婦一聽,覺得不錯,大家都贊茶好名美。從此,“梅占”就這樣流傳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