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城應該為茶葉量身打造”
發布時間:2024-09-22 點擊:64
3月14日以來,河南商報就茶葉市場展開系列報道,并組織“中原茶葉市場發展論壇”,對市場的發展現狀、面臨挑戰、未來走向等問題進行梳理和報道。
新一輪的產業轉型升級已經箭在弦上,建設第三代茶城的需求呼之欲出,如何建設第三代茶城,聽聽他們怎么說。
受訪嘉賓
李軍
(河南省茶葉協會 秘書長)
王超飛
(河南信陽毛尖集團有限公司 副總經理)
陳鵬
(河南信陽毛尖集團有限公司 副總經理)
張冰川
(河南宋都御茶茶葉有限公司 總經理)
范慧霞
(云南滇紅茶葉有限公司 總代理)
“現在的茶城,都不是為茶葉量身打造的”
李軍
鄭州第一代茶城出現在上世紀90年代,模式為沿街批零兼營。第二代茶城出現在2003年左右,集中場地批發零售,加上少量的棋牌綜合娛樂項目,缺點為并不是為茶葉量身打造的,不利于茶城內商戶的正常競爭。
王超飛
第三代茶城應該在第二代茶城的基礎上,增設一些功能區,比如新品推廣區、原產地茶文化展示區等,形成配套互動,優化消費體驗,才算真正的第三代茶城。
張冰川
商戶已經厭倦了嘈雜的批發市場,第三代茶城整個布局,人流、車流、物流要組織合理,交通通暢。除了商場化之外,茶城最好還要結合旅游,創辦電子商務平臺,多位一體。
“第三代茶城應讓經營者提前介入商業地產開發建造”
范慧霞
目前的茶城運營模式已經進入瓶頸期,多地茶城運營模式雷同,產業競爭力弱。
新的茶葉批發市場應該有特色,形成行業聚集效應,促進茶葉產、供、銷鏈條的發展。
陳鵬
原來的茶城多數是在臨時建筑上改建的,第三代茶城應該讓經營者提前介入商業地產開發建造。
這類茶城可以依照茶葉文化進行規劃,集購物、休閑、娛樂于一體。
降低成本,才能成就“國飲”
李軍
很多茶商面臨租金不斷上漲的問題,還有就是茶葉質量良莠不齊,價格不透明,如果市場管理方能降低茶商的經營成本,就會體現在茶葉價格上,這樣才能讓茶葉成為“國飲”,最終會推動整個行業的良性發展,就看市場管理方有沒有長遠的目光。
王超飛
雖然現在很多社會資本都在投資茶葉市場,但是市場上茶葉的經營主體信譽普遍不高。如果茶城能對行業有很好的監管,打造優秀的品牌效應,對茶葉的推廣和茶商的經營都會有不小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