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茶?識茶?辨茶
發布時間:2024-09-04 點擊:62
茶興于唐,盛于宋,在宋代,我國的茶肆、茶館幾乎遍布街巷,茶已經與米鹽相同,成為舉國之炊。蘇東坡曾與茶結下深厚情緣,其有詞寫道:“且將新火試 新茶,詩酒趁年華”。元代詩人虞集游龍井,品嘗到了用龍井泉水烹煎的雨前新茶,作《游龍井》詩:“烹煎黃金芽,不取谷雨后”。
茶不是越鮮越好
春宜飲花茶,花茶性溫,可以散發漫漫冬季積郁于人體之內的寒氣,促進人體陽氣生發。花茶香氣濃烈,香而不浮,爽而不濁,令人精神振奮, 消除春困,提高人體機能效率。從營養學角度來講,如果飲茶不當一樣會影響身體健康。人們在品茶時往往追求品新茶,許多人喜歡買新炒的茶葉,其實這里面有誤 區。
所謂新茶就是當年春季從茶樹上采摘的頭幾批鮮葉加工后而成的茶葉。為求其鮮嫩,一些茶農在清明節前就開始采茶,這樣的茶被稱為明前茶, 雨水這個節氣前采的茶,被稱為雨前茶。有些消費者以品新茶為樂,爭相購買明前茶、雨前茶。其實,認為茶葉越新鮮就越好的觀點是一種誤解。因為新茶中的咖啡 因、活性生物堿以及多種芳香物含量較高,易使人的神經系統興奮,對神經衰弱、心腦血管病患者有不良影響。另外,新茶中不經氧化的多酚類物質和醛類物質含量 較多,對胃腸黏膜有很強烈的刺激作用,胃腸功能較差的人特別是慢性胃腸道炎癥患者,喝新茶易引起胃脘疼痛、脹滿、便秘、口干等癥狀。
喝茶注意“四項”
專家提醒,適當飲茶對身體確實有好處,但是如果飲茶不當,非但對身體無益,還有可能傷身。因此,喝茶有四點需要特別注意:
喝濃茶要小心“茶醉”傷身。平時以素食為主、少吃脂肪食物的人不宜飲大量濃茶,或平時沒有飲茶習慣,偶爾飲大量濃茶,都容易引起“醉 茶”。其癥狀是心慌、頭暈、四肢無力或站立不穩,同時伴有饑餓感。如發生茶醉,應馬上吃些飯菜,或吃些糖果。飲茶以每日1-2次,每次2-3克比較適宜。 忌空腹、服藥時或睡前飲濃茶。
有6類人群不宜飲茶:1、營養不良的人和嬰幼兒;2、患神經衰弱、失眠、甲狀腺機能亢進、結核等慢性病的人;3、發熱病人;4、患胃、 十二指腸潰瘍的病人;5、心臟病人;6、哺乳期及懷孕婦女。專家特別提醒少飲新茶。新茶由于貯存期短,茶中未經氧化的多酚類物質含量較高,醛類、醇類也較 多,這些物質對人的胃腸黏膜有較強的刺激作用,容易出現胃痛、腹脹等癥狀。新茶中還含有較多活性較強的鞣酸、咖啡因、生物堿等,這些物質易使人出現“茶 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