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和信陽毛尖歷史文化區別
發布時間:2024-09-03 點擊:61
信陽毛尖茶和普洱茶最大的相似點在于兩者的采摘期基本一致,同樣根據采摘期分為不同等級茶,例如明前茶和谷雨茶以及夏茶,明前采摘的信陽毛尖和普洱茶均是兩者在一年中最好的茶,谷雨茶次之,但兩者產地相差千里,自然在口感和制作工藝方面差別較大。
信陽毛尖又稱豫毛峰,漢族傳統名茶,屬綠茶類。中國十大名茶之一,河南省著名特產。由漢族茶農創制于民國初年。主要產地在信陽市和新縣,商城縣及境內大別山一帶。
信陽毛尖品牌多年位居中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價值第3位。1915年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與貴州茅臺同獲金質獎,1990年信陽毛尖品牌參加國家評比,取得綠茶綜合品質第一名。信陽毛尖被譽為“綠茶之王”。
普洱茶名重天下,源于東漢,興于唐宋,盛于明清。主要產于云南西雙版納等地,因自古以來即在普洱集散,因而得名。普洱茶是采用綠茶或黑茶經蒸壓而成的各種云南緊壓茶的總稱,包括沱茶、餅茶、方茶、緊茶等。普洱茶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東漢時期,距今已達兩千年之久。民間有“武侯遺種”之說,武侯是指三國時期的丞相諸葛亮,故普洱茶的種植利用,至少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千百年來,普洱茶深受廣大消費者青睞,皆因茶質優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