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皆可入茶的韓國品茗
發布時間:2024-08-09 點擊:56
谷皆可入茶的韓國品茗
據記載,中國茶傳入朝鮮半島時,被當地人看成是一種有助于修行的飲料,飲茶之風曾隨著佛教的興盛達到頂峰。到了朝鮮王朝中期,儒教興起,飲茶逐漸式微。漸漸地,具有藥用價值的各種湯,包括藥丸和膏熬成的湯,都被稱為“茶”。韓國別具特色的茶文化,便從此開始了。
韓國人喝茶,可以沒有茶葉。
在漢城著名的老街仁寺洞街隨意選一家韓國茶館坐定,身著傳統韓服的伙計捧上來的茶單讓人感到琳瑯滿目卻又不知所措。大麥茶、玉米茶、柚子茶、大棗茶……沒有一樣有茶葉的影子,卻赫然都冠著“茶”的名字。據伙計講,韓國有“藥膳”的傳統,講究食補,百味皆可入日常飲食,像人參這樣的珍貴藥材自然可以做菜做茶,而大麥、玉米這類五谷雜糧,在韓國人看來也是上好的“茶葉”。
在這些茶之中,最有名的應該就是大麥茶了。伙計初端上來是裝在精致的茶壺里的,看起來平平無奇。然而輕輕倒入茶杯,濃濃的麥香頓時彌漫了室內,氤氳中似乎讓人看到了秀麗的田園風光。啜一口,濃郁的香氣和清爽的口感混合成為一股暖流直入腸胃,真是說不出的舒暢。
看我們興致正濃,伙計又向我們推薦了大麥茶的另一種喝法。據說,大麥茶除了趁熱細品,也可以當作冷飲,在夏天喝特別淋漓暢快。于是讓伙計上一壺冰鎮過的大麥茶,顏色比熱飲略深,香氣也沒有熱騰騰的時候濃郁。疑惑間喝一口,卻覺得微苦又帶甜澀,濃濃的麥香頓時在嘴里化了開來,果然清新而爽口,一身的燥熱須臾間消失無蹤。似乎冰鎮過的大麥茶把香氣和味道統統鎖在了茶里,只有喝的人才能體會得到。 大麥茶的妙處,其實在中國也早有發現。據《本草綱目》記載:“大麥味甘、性平、有去食療脹、消積進食、平胃止渴、消暑除熱、益氣調中、寬胸大氣、補虛劣、壯血脈、益顏色、實五臟、化谷食之功。”不過,真正把大麥茶的文化發揚光大的,卻還是韓國人。
大麥茶能增進食欲,暖腸胃,所以幾乎所有的韓國餐館都將它當作餐前茶奉上。而吃完韓國燒烤之后,喝一壺大麥茶,也能清清腸胃里的油膩,幫助消化。在很多韓國家庭里,大麥茶更是常備的飲料。
或許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對韓國人而言,大麥茶不僅是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東西,更是韓國飲食的驕傲之一。
離開韓國之后,大麥茶那陣陣麥香總是縈繞在夢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