曬青干毛茶的精加工
發布時間:2025-04-12 點擊:9
喝茶人也好,賣茶人也好,大多數人只關注普洱茶啊原料曬青毛茶的初制,也就是從鮮葉到干燥成毛茶這個工序,其實到普洱茶緊壓茶或者說普洱茶品。還有兩道環節,一個是曬青干毛茶的精制,另一個是緊壓加工和包裝。
曬青干毛茶的精加工大概有這么幾個環節:勻堆、人工挑揀、渥堆發酵、機器挑揀(風篩、過靜電、分篩、滅菌)、歸堆、入庫。
勻堆:就是把不同日期制好的干毛茶并攏拌勻到一處。由于初制的時不同茶地茶樹采摘的鮮葉滋味會不同,雖然都是大樹或者小樹(臺地)。但很片地會有一些差異,這時候就有必要勻堆。我們經常會碰到喝的散茶茶樣跟做出來的茶品味道不同。大多原因是因為這種情況———喝到其中的一袋茶的味道,沒有勻堆過。這個精制環節,大多茶農都能做到,也是精制環節中最簡單的。
人工挑揀:一般也就是挑一下看得見的異物(非茶葉)、黃片(粗老葉)、茶梗等。這個環節大部分制茶人都能完成。這個必須也是必要的。
渥堆發酵:也就是說發酵熟茶,這種要茶廠才能制作,目前普洱茶行業都是大堆發酵,5噸、10噸發一次這種,當然也有人在研究小量發酵,幾十斤到幾百斤不等。
機器挑揀:包括風篩、過靜電、分篩、滅菌等環節,這些設備一般要正規茶廠才有,也就是在茶廠里可以用分篩把茶葉等級分出來、風扇吹灰和枯葉、碎末等、過靜電就不會有體毛情況出現。過了設備的茶葉可以滅菌。這些也是必要的。
歸堆:歸堆跟勻堆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歸堆是把精制好的精制茶按等級或者是按茶區山頭、年份、加工時間等分別放置。
入庫:把采購回來的精制茶做好相應的記錄后放入倉庫存放。
以上就是普洱茶原料曬青毛茶的大概精制環節,可以不全,但是都是基于普洱茶的衛生情況和制作需要而來進行的。
目前這種精制情況在一些城鎮茶廠集中的地區,曬青茶的精制情況還算是良性。能保持基礎的衛生情況。但是對于一些地區來說就不是很好了,有些茶區是沒有茶梗這一說法的。
目前,普洱茶行業曬青茶精制并不存在過渡化精制這一說法。但是,如果從制成曬青毛茶來說,就存在了過渡化精制這個問題。比如說:單株的制作、芽尖的制作以及古樹茶一些特殊要求的制作。
從成本上來說,在制作曬青茶的時候,成本是很高的。但在精制曬青茶的時候,這種成本由于量大可以拉低成本,由此顯得還可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