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原來要這么保存才好喝!
發布時間:2025-03-31 點擊:14
在我國人們飲茶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常喝茶不僅愉悅身心而且會起到保健作用那么,你知道沒有先進技術的古代是怎么保存茶葉的嗎?
唐朝人愛用瓷瓶、絲絹存茶
唐代富戶貯茶用瓷瓶,又叫“茶罌”,是以平底、鼓腹、長頸、方口為形,一般用來裝散茶或者末茶。貴族則喜歡用上好的絲質來貯茶,通??p一個茶囊,內附夾層,以便更有利于貯存;或者將茶餅層層包裹,用時再取。
宋朝人存茶用茶籠
宋代人存茶比較講究:他們先將茶葉放入瓶子里,以十斤為量;然后每年燒大量稻草成灰,填入桶內;將茶瓶放在桶中,四周被草灰覆蓋填埋;喝的時候,撥灰開瓶,取茶少許;之后再保持原狀。想必這樣的茶葉,保鮮效果一定不錯。
明朝人存茶用陶罌
明代人的陶罌貯茶法,可同時存數十斤之多的茶葉。先將干竹葉編成圓形的竹片,分層置在陶罌底部;之后竹片上放滿茶葉,再放數層竹葉片,后取宣紙折疊成六、七層,用火烘干后扎于罌口;最后上方再壓一塊方形厚白木板,以充分隔離潮氣。在同一罌中貯藏不同品種的茶葉,則稱為“品司”,其質量也是相當有保障的。
我們知道愈是清發酵高清香的名貴茶葉,愈是難以保存。沒關系,不用擔心,古代有各種儲茶器具,我們現代更厲害,我們有容聲容悅廳,有了它,保證讓茶葉持久保持新鮮香氣,讓你不論何時沖泡,都唇齒生香。
首先,綠茶及發酵程度偏輕的烏龍茶需要冷藏,而普洱茶及后發酵的黑茶類不需要冷藏,家庭儲茶溫度一般在10℃左右。而廳吧的精準電腦控溫功能可使溫度控制在2℃-10℃,溫度恒定且一鍵可調,完美滿足茶葉較高的溫度存儲需求。
再者,茶葉吸濕性強,很容易吸附空氣中水分,廳吧的獨立干濕可調抽屜,能很好地保證茶葉存儲環境相對濕度在50%以下,茶葉水分含量在5%以下,讓茶葉持久干爽。
最后,茶葉吸味性也極強,容易吸附空氣中異味,廳吧擁有智能風冷三循環功能,可保證不同食材獨立存儲不串味;而airfresh保鮮功能可抑菌、凈味、除乙烯,打造高達93.1%的凈化率,這樣就能有效防止茶葉被污染,保證茶葉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