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眼中的茶:平常茶非常道
發布時間:2025-03-21 點擊:23
林清玄這書的名字起得好,《平常茶,非常道》。茶是兼具大俗與大雅的事物,大俗,是因與生活的密切,即為平常;大雅,是因飲茶之人常有特殊的體悟,極為非常。人們常說茶禪一味,二者的本質是差不多的。莊子說道在螻蟻,道在屎溺,道邊的茶攤、堂上的茶船,雖有簡陋、精致之別,卻未必有高下之分。
《平常茶,非常道》中講過中國第一位女茶師的故事,此人與茶圣陸羽有一段往事,令人感慨,不妨轉述在這里。
這位女茶師叫李冶,住在浙江吳興,因為有才氣,得以與許多名士相識。有一天陸羽慕名前往,李冶就為他泡了一杯茶。陸羽還沒喝就說,以為你是個雅人,沒想到也脫不了俗氣。李冶就納悶了,你還沒喝怎么就說我俗呢?陸羽說泡茶要用滾水,你用未開的水泡給我喝,顯得你泡茶時心不從容、志不專一,和俗人沒什么區別。李冶大為嘆服,當場拜陸羽為師,此后得受真傳,成了有名的茶師。
李冶生活的當地,有啄木嶺茶,還有紫筍茶。我查了《茶經》,發現陸羽在《茶經》中說:“陽崖陰林,紫者上,綠者次;筍者上,芽者次;葉卷上,葉舒次。”可見紫筍茶是上上之品,也得以在唐代成為貢茶。茶圣親臨,李冶想必會以這當地的名茶相待。然而好茶遇不到好茶師,猶如千里馬無遇伯樂,也是暴殄天物。
陸羽對李冶說,善茶之人有五美:味之美,器之美,火之美,飲之美,境之美。茶的境界與詩的境界是一樣的。想來,這“器”“火”離不開手的掌握,“飲”“境”離不開人的心態。五美之中,茶本身的氣質只占其一,擾亂茶香的,主要還是人。人心不俗,田間、粗瓷、勞作后的一碗涼茶,望著“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的情景,也有一番滋味。人心若是俗了,即若李冶泡出貢茶,對著茶圣來喝,又有什么趣味呢?
林清玄不算俗人,飲茶已經到了一定的境界,在茶杯之外喝出味道來了。他說茶能生善,能系住非同一般的友情:“好茶是為了更深刻的友誼而存在世間。”他想起蘇軾因感念黃庭堅贈茶而作詩的故事,不由想起遠方的友人,感慨道:“當我想念起一生曾經啟迪過我、鼓勵過我、安慰過我的好品質的朋友,就有如在森林中孤寂的小徑聽到遠方寺廟傳來的鐘磬之聲,或者聽見空山里松子掉落的聲音,猛然驚覺,呀!不是松子,也非鐘磬,而是來自深深的相思。”
他還說,茶能洗心,“生命沉苦時要加一點清涼的菊花,激越時要加一點內蘊的普洱;在苦中猶有向上飛揚的心,在樂里不失去敏銳深刻的態度。這樣,生命的茶才能越陳越醇,越泡越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