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如何區別春、夏、秋茶
發布時間:2025-03-20 點擊:15
首先是干看,即只憑視覺觀其外形,從干茶上進行識別。如果初看發現有茶樹幼果,估計鮮果大小宛如綠豆,可初步判斷為春茶;如茶果大小同佛珠一般,可判斷為夏茶;到秋季時,茶樹鮮果已大如龍眼,一般不易混雜在茶葉中,但7-8月份間,茶樹花蕾已經形成,9-10月份間,又是開花盛期,因此凡茶葉中夾雜有花蕾、花朵者,乃秋茶也。
通常干看時,主要應從茶葉的條索、色澤上加以判別。凡紅茶、炒青、烘青條索緊結,珠茶粒圓緊,龍井、旗槍光、扁、平、直的;紅茶色澤烏潤,綠茶色澤潤,芽、葉、梗肥壯,茶葉重實的,均為春茶。凡紅茶、炒青、烘青條索松散,珠茶顆粒松泡,龍井、旗槍寬大,欠光、扁、平、直的;紅茶色澤紅褐,炒青灰暗,烘青烏黑,龍井青綠,茶葉輕飄,嫩根瘦長的均為夏茶。凡茶葉大小不一,葉形瘦小,茶葉輕薄,綠茶色黃綠;紅茶暗紅的,為秋茶。
其二是開湯審評,即茶葉沖泡后聞香、嘗味、看葉底。凡沖泡時茶葉下沉較快,香氣濃烈持久,滋味醇厚,湯色清澈明亮,綠茶湯色綠中透黃,紅茶湯色紅艷帶金圈的,葉底柔軟厚實,正常芽葉多,葉脈細密,葉緣鋸齒不明顯者,均為春茶。凡沖泡時茶葉下沉較慢,香氣欠高,紅茶滋味欠厚帶澀,葉底較紅亮,湯色紅暗;綠茶滋味苦澀,葉底中夾有銅綠色芽葉,湯色帶青綠的;以及葉底薄而較硬,對夾葉相對較多,葉脈較粗,葉緣鋸齒明顯的,均為夏茶。凡香氣不高,滋味淡薄,稍帶澀味,葉底常夾雜銅綠色芽葉,對夾葉多,葉緣鋸齒明顯的,為秋茶。
白毫銀針的品質及內含物
白毫銀針外形芽壯毫顯,挺直似針,毫白如銀,色澤銀灰,熠熠閃光。湯色杏黃,滋味醇厚回甘,毫香新鮮。開湯后,芽尖向上,茶芽徐徐下落,豎立于水中慢慢下沉至杯底,條條婷立,上下交錯,望之酷似石鐘乳,蔚為壯觀。由于茶芽下沉時仍挺立水中,世人比喻為“正直之心”。
白毫銀針是歷史名茶,早在清初,就有名人周亮工《閩小記》(1650年)寫下:“白毫銀針,產太姥山鴻雪洞①,功同犀角。其性寒涼,有退熱祛暑解毒之功,是治療養護麻疹患者的良藥。”白毫銀針因其加工過程中,不經過炒揉,關鍵的程序是萎凋,在萎凋中其生化變化是非常活躍的。由于水分的自然蒸發,鞣質起了變化,細胞活力逐漸下降,氧化酶逐漸活動起來,葉內有機物的合成與分解失去平衡,在強烈的呼吸作用下,鮮葉開始進入發酵。茶單寧復合物進入氧化階段,改變了茶菁原有的苦澀味和“青氣”,使茶葉的色香味達到人們理想的要求。上述這些從物理反應到化學反應的過程,使“白毫銀針”具有其它茶葉的內含物,又有其它茶葉含量較少的活性酶,根據有關報道表明,白毫銀針的“活性酶”普遍高于其它茶葉的一倍。還有多酚類,維生素b1、b2、b5、b11、e、k、c,兒茶素、25種氨基酸、茶氨酸及多種礦物質等,都比別的茶葉來得豐富。因此說,白毫銀針是白茶的珍品,是茶葉中未經打扮的“美麗村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