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耐泡度、葉底和口感上區分臺地茶和古樹茶?
發布時間:2025-03-08 點擊:17
古樹茶與臺地茶茶樹
圖為帕沙寨百年以上古樹
圖為西雙版納喬木茶
圖為人工種植的臺地茶
茶樣比較法
茶樣【一】07年 普洱生茶
茶樣【二】11年 普洱生茶
茶樣【一】湯色
茶樣【二】湯色
比較兩種湯色
按時間比較:泡茶時間,每次15秒左右,以后逐漸增加。
左邊為茶樣【一】,右邊為茶樣【二】
【第一泡】
【第二泡】
【第三泡】
【第四泡】
不知道茶友們看湯色能否區別哪個的古樹茶,臺地茶?聽我慢慢道來...
【第五泡】
(增加泡茶時間為3分鐘。)
【第六泡】
(增加泡茶時間為5分鐘。)
【第七泡】5分鐘。
真相揭秘
很多茶友估計會認為是,左邊【茶樣一】古樹茶,右邊【茶樣二】是臺地茶。其實結果剛剛相反。【茶樣一】為臺地茶,【茶樣二】為古樹茶。
之所以選擇臺地茶(07年老茶)與古樹茶(11年新茶)作為樣品,主要是方便觀察茶湯的變化情況。
圖片上看【茶樣一】湯色紅亮,說明存放有一定的時間了。
從湯色一到后面幾泡茶湯看,【茶樣一】湯色逐漸變淡,【茶樣二】的湯色沒有多少變化,并且到后面與【茶樣一】的湯色逐漸相近。
說明臺地不耐泡,古樹茶耐泡。
也就是說通過耐泡的時間和次數,以及湯色的變化程度可以作為判斷臺地茶和古樹茶的一個依據,但是也不是唯一依據。
根據葉底分辨
【茶樣一葉底】
【茶樣二葉底】
【兩個茶樣對比】
臺地茶的采摘是有標準的,一般采用兩手抓法。很多大廠在收購原料時,所規定的茶葉等級就是采摘的硬性要求。從茶葉的葉底中判斷,過于嫩的茶葉,看上去白花花的牙尖茶,基本是臺地茶,再者條索過于完整、統一,整齊,長短基本一致也是臺地茶。
古樹茶采摘都是一芽兩葉或三葉為主,也有一芽四葉的,但是大樹樹采摘的基點是嫩度,有的茶桿老,有的嫩。長短不一致,這也是一個區別之處。
葉底對比
古樹茶葉底
古樹茶一芽四葉
古樹一芽三葉
古樹一芽二葉
古樹茶茶桿頭段面有【馬蹄】,不規則。
臺地茶葉底
臺地茶一芽二葉為主
臺地茶一芽一葉
臺地茶茶桿頭段面規則
根據口感分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