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廣東早茶的來源
發布時間:2025-02-21 點擊:18
談及廣東的傳統文化,早茶是其中濃墨重彩的一筆。每逢周末或假日,廣東人便扶老攜幼,或約上三五知己,齊聚茶樓“嘆早茶”。“嘆”在廣東話中是享用的意思,由此可見,喝早茶在廣東人的心目中是一種愉快的消遣,在這個層面上來說與其他文娛活動并無二致。
說起廣東早茶的來源,要追溯到咸豐同治年間。那時廣州有一種名為“一厘館”的館子,門口掛著寫有“茶話”二字的木牌,供應茶水糕點,設備簡陋,僅以幾把木桌木凳迎客,聊供路人歇腳說話。后來出現了茶居,規模漸大,變成茶樓,爾后廣東人上茶樓喝早茶蔚然成風。直到今日,廣東早茶中茶水已經成為配角,茶點卻愈發精致多樣,這種傳統文化隨著廣東經濟的迅速發展不但沒有消逝的跡象,反而越來越成為廣東人休閑生活中一道亮麗的景色線。
既名為“早茶”,茶水便自然是廣東早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早茶的茶水以紅茶為主,取其暖胃去膩,利于消化。常見的有烏龍茶、鐵觀音、普洱茶,有的人也喜歡喝菊普茶,即在普洱茶中參加菊花,取其清涼祛火。紅茶色深紅,湯濃稠,味苦澀,雖在視覺和味覺上都不如綠茶,卻與廣東早茶中味道濃郁的茶點恰是絕佳配搭。
廣州人無論在早晨上工前,還是在工余后,抑或是朋友聚議,總愛去茶樓,泡上一壺茶,要上兩件點心,美名一盅兩件,如此品茶嘗點,潤喉充饑,風味橫生。廣州人品茶大都一日早、中、晚三次,但早茶最為講究,飲早茶的風氣也最盛,由于飲早茶是喝茶佐點,因而當地稱飲早茶謂吃早茶。
在廣東城市或鄉村小鎮,吃茶常在茶樓進行。如在假日,全家老幼登上茶樓,圍桌而坐,飲茶品點,暢談國事、家事、身邊事,更是其樂融融。親朋之間,上得茶樓,談心敘誼,溝通心靈,倍覺親近。所以許多即使交換意見,或洽談業務、協調工作,甚至青年男女,談情說愛,也是喜歡用吃(早)茶的方式去進行,這就是漢族吃早茶的風氣至所以能長盛不衰,甚至愈加延伸擴展的緣由。
值得留意的是:“吃早茶”并非是飲茶,其本質是上酒樓“吃早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