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毫銀針的制法
發布時間:2025-02-19 點擊:22
以福鼎大毫茶或福鼎大白茶為原料,采制時選涼爽晴天,將鮮針薄攤于萎凋簾,置于日光下曝曬,待含水率達10-20%時,攤于焙籠上(烘心盤用薄紙墊襯,以防芽毫灼傷變黃),用文火(40-50℃)烘至足干。制作過程中不炒不揉,分萎凋和烘焙兩道工序。
萎凋時,將茶芽薄攤于水篩或萎凋簾內,根據天氣情況進行室內或室外萎凋,使茶芽自然緩慢的變化,形成白茶特殊的品質風格。萎凋后進行輕發酵,根據葉片的溫度決定發酵程度,全靠制茶工的經驗控制。
最后進行烘干,烘焙時,烘籠上墊襯一層白紙,以防灼傷茶芽,采用文火烘焙至足干。通過傳統工藝制作而成的白毫銀針外表芽葉完整,湯色淺淡,味鮮醇,有毫香,味溫性涼,有祛濕退熱的功效。
在萎凋、晾干過程中,要根據茶芽的失水程度進行調節,工序雖簡單,要正確掌握亦很易,特別是要制出好茶,比其它茶類更為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