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永軍:福瓊獵走了中國茶?
發(fā)布時間:2025-02-20 點擊:19
中國是茶的故鄉(xiāng),直到19世紀中期,西方消費的絕大多數茶葉都來自中國。然而到了這個世紀末,印度已經取代中國躍居為世界上最大的茶葉出口國,中國茶葉所占的比例在世界上只占一成。中國茶葉突然遭受重創(chuàng),一蹶不振,直到今天中國仍然沒有坐上茶葉出口國第一把交椅。這是為什么?
很久以后,中國人才明白,原來東印度公司派出了植物獵人羅伯特·福瓊到中國獵取茶種,在喜馬拉雅山麓試種成功,從而改寫了歷史。
18世紀和19世紀初,中國的一些植物如繡球、菊花、牡丹落戶英倫三島,令英國人興奮不已。英國人普遍認為,中國在植物方面,還有許多有待挖掘的寶藏?!赌暇l約》簽訂后,第一個意識到可以到中國采集植物的是約翰?里夫斯(1774—1856),這位退休的茶葉檢驗員不失時機地把自己在廣東工作時搜集的植物和種子送給園藝委員會,而在園藝委員會中國委員會有舉足輕重作用的威廉·克兒(william keel)也意識到這一點,他選中了30歲的蘇格蘭成功的植物獵人羅伯特·福瓊前往中國。
1848年7月3日,英國駐印度總督達爾豪西侯爵曾發(fā)給他一紙命令:“你必須從中國盛產茶葉的地區(qū)挑選出最好的茶樹和茶樹種子,然后由你負責將茶樹和茶樹種子從中國運送到加爾各答,再從加爾各答運到喜馬拉雅山。你還必須盡一切努力招聘一些有經驗的種茶人和茶葉加工者,沒有他們,我們將無法發(fā)展在喜馬拉雅山的茶葉生產?!?br>1848月,為了獲得品種優(yōu)良的茶樹,同時尋找中國有經驗的茶農和栽培工具,幫助英國政府在喜馬拉雅山山脈建立茶園,福瓊再度來到中國。這次他把自己裝扮成中國人,旅程中少雖然發(fā)生了驚險的故事,不過搜集植物的工作很順利。
英國人托比·馬斯格雷夫等人的著作《植物獵人》說:“福瓊從衢州和浙江的其他地區(qū)成功地采集到了茶樹種子。他還從寧波地區(qū)、舟山和武夷山采集了標本,負責將23892棵幼株及大約17000棵幼苗運到喜馬拉雅山山腳下,同時安排8位中國茶工攜帶工具一同前往。不久,在印度的阿薩姆邦和錫金,茶園陸續(xù)涌現。到了19世紀下半紀,茶葉成了印度北部最主要的出口商品之一。”
福瓊驚人的舉動還有,他第四次來到中國,是代表美國政府的,此行成功地促成了32000株茶樹在美國生長。要不是美國內戰(zhàn)的炮火,美國政府種植茶園的計劃可能會就此實施起來,世界茶葉的格局或許會被重新書寫。
可以說,沒有中國茶,就沒有印度茶葉的輝煌,而如果沒有植物獵人福瓊,中國茶業(yè)將是另一番面貌。小小的茶籽,幼小的茶樹苗,就這樣改變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