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血益陰喝什么茶好
發布時間:2025-02-16 點擊:18
桑葚性寒,味甘、酸,可歸心、肝、腎三經,具有養陰生津、清熱涼血、養血補血、潤燥通便等多種功效。常飲“桑葚茶”,可讓身體變得更加清凈。
熬夜睡得少、辛辣食物吃得多,是現代人十分流行的生活方式。但是這樣也最容易導致身體產生各種不適的癥狀,如口腔潰瘍、便秘、長痘等,雖然它們不是什么大病,但卻能讓人身體不得清凈。如果要找身體內在的因素的話,那還是與陰血有直接的關系。
因為,我們人體的健康狀態,是靠氣血及陰陽的互相抑制和平衡來維持的。以上種種行為都會大量消耗我們身體里的陰氣與津血。雖說“氣有余便是火”,但是如果身體里陰氣與津血大量缺失,陽氣就會有失抑制而因此上亢,使人“上火”。于是口腔潰瘍出來了,大便也因為干燥而結成塊排不出來了,一些毒素也就因此堆積在體內了。
所以,在平日里,大家一定要注意養血益陰,尤其是那些經常熬夜和愛吃辛辣食物的朋友,這樣才能讓身體清凈。養血益陰、清凈身體,喝什么茶好呢?在這里,我推薦桑葚茶。
【養生茶方】桑椹茶
【茶方組成】干桑葚9~15克。
【制作方法】干桑葚放保溫杯中,沖入沸水約300毫升,再悶泡10分鐘后,即可代茶頻飲。每天1~2次。當然也可以加些冰糖來增加風味。
此茶單獨桑葚一味,但功效卻很好。中醫認為桑葚性寒,味甘、酸,可歸心、肝、腎三經,具有息風平肝、滋陰補腎、涼血補血、生津潤燥等多種功效。而且古代的很多名醫都對它十分推崇。比如,明代醫家繆希雍就在《本草經疏》中記載:“桑葚,甘寒益血而除熱,為涼血補血益陰之藥。”清代中醫溫病學家王士雄也在《隨息居飲食譜》記載它能“滋肝腎,充血液,祛風濕,健步履,息虛風,清虛火”。對于肝血不足及腎精虧虛導致的頭暈耳鳴,心悸失眠,須發早白、掉落,腸燥便秘等病癥,均有明顯的食療作用。
營養學家們還指出,桑葚最宜與黑豆、紅棗、葡萄、百合等配伍。因此,在泡茶的時候,還可以加上3~5顆紅棗或是10來顆葡萄干。當然,用桑葚煮粥的效果也很好,做法有很多,如:先將100克大米淘洗干凈,與桑葚30克、百合30克、枸杞子5克,一起入沙鍋,添水約1000毫升,大火燒沸后,轉用小火熬煮成粥即可。
但是,桑葚也不可以多食,每人每天的用量以20~30顆為宜。而且桑葚中的糖分很多,糖尿病患者要慎食。脾胃虛寒及泄瀉患者則要忌食,因為它的寒性,會加重虛寒和泄瀉的癥狀。另外還要記得,服用桑葚時不要吃鴨蛋,否則可能會引起胃痛和消化不良。
【養生小手技】
按摩下關穴
想要養血益陰,還可以經常按摩下關穴,因為它是足陽明胃經上的一個重要穴位,具有健脾補胃、益腎強精、養氣生血的功效。具體做法是:取正坐或仰臥、仰靠等舒適的姿勢,雙手中指或食指指腹放于耳前一橫指處,即顴弓的下緣、下顎切跡之間的凹陷處,以適當的用力按揉1~3分鐘。每天1~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