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安供電公司“雷鋒行動”力保春茶生產用電
發布時間:2025-02-07 點擊:38
近日,在“中國有機茶第一村”——臨安太湖源鎮東坑村里,幾名電力人員正在用紅外測溫儀對村子里的公共變壓器進行測溫,檢查變電設備的“健康”狀況。“今天我們的主要任務就是為東坑村的14臺公變和所有線路進行特巡,為即將開始的茶葉炒制做好用電后勤保障工作。同時這也是對‘雷鋒日’的致敬。”國網臨安市供電公司“雷鋒”小分隊隊長潘啟偉介紹。
東坑村是臨安最為著名的東坑有機茶產地。據了解,以前東坑村的茶農主要通過出售青葉獲得收益。最近幾年,當地政府和茶農普遍感覺到打造品牌的重要性,開始實行統一炒制和包裝銷售。三年前,村里引進了電炒茶機,節約了人力成本,提升了茶葉品質,可由此卻引發了電力緊張。村民說,那時候機器根本帶不起來,有時候帶起了變壓器又突然燒掉了,一鍋子茶葉全部報銷。
為解茶農之憂,臨安供電部門投入500多萬元,對農網進行升級改造。短短三年時間內,從原來的3臺到增加到現在的14臺。一個村270戶人家卻擁有14臺變壓器,這樣的供電密度在臨安是非常少見的。“我們村有一半以上的人家都有炒茶機,通過電力部門把我們的變壓器從3個點增加到14個點后,老百姓炒茶葉就能很穩定的把茶葉制作出來。你有的炒,我沒的炒,這種矛盾全都解決掉了。”東坑村村委書記郎亮明說。現在茶葉成了村里的主導產業,家庭平均年收入超過10萬元,這其中有70%來自于茶葉。
擁有了充足的用電量,如何保障安全用電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這幾天,國網臨安市供電公司組成了14隊“學雷鋒小分隊”,趕在春茶炒制前,走村串戶,檢查和巡視電表箱、配電房以及低壓線路等設施設備,排除不安全因素;深入田間茶山,把便民聯絡卡、服務手冊等一一送到茶農手中,實現“24小時保姆式”供電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