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并茂西湖龍井茶藝
發(fā)布時間:2025-01-19 點擊:64
表演:國家級高級茶藝師邵小麗
(1)點香——焚香靜心
俗話說:“泡茶可修身養(yǎng)性,品茶如品味人生。”古今品茶都講究首先要平生靜氣。“焚香靜心”即通過點燃這枝香來營造一個祥和肅穆的氣氛,并達到驅除妄念,心靜氣和的目的。
(2)賞茶——初識仙姿
龍井茶外形扁平光滑,享有色綠、香郁、味純、形美“四絕”之盛譽。優(yōu)質龍井茶,通常以清明前采制的為最好,稱為明前茶;谷雨前采制的稍遜,稱為雨前茶,而谷雨之后的就非上品了。明人田藝衡曾有“烹煎黃金芽,不取谷雨后”之語。
(賞茶——開啟茶樣罐,端于客人前,雙手奉上,稍欠身,供客人觀賞聞香)
(3)賞泉——再賞甘霖
“龍井茶、虎跑水”是舉世聞名的西湖雙絕,沖泡龍井茶最好用虎跑泉水,如此才能茶水交融,相得益彰。虎跑泉的泉水是從砂巖、石英砂中滲出,現(xiàn)在將硬幣輕輕置于盛滿虎跑泉水的賞泉杯中,硬幣置于水上而不下沉,水面高于杯口而不外溢,表明該水水分子密度高、表面張力大,碳酸鈣含量低。請來賓品賞這甘霖清冽的佳泉。
(4)洗杯——洗滌凡塵
茶是至清至潔,天涵地育的靈物,泡茶要求所用的器皿也必須至清至潔。“洗滌凡塵”,即用開水再燙洗一遍本來就是干凈的玻璃杯,做到茶杯冰清玉潔,一塵不染。
沖泡高檔龍井茶要用透明無花的玻璃杯,以更好地欣賞茶葉在水中上下翻飛、翩翩起舞的仙姿,觀賞碧綠的湯色、細嫩的茸毫,領略清新的茶香。現(xiàn)在,將水注入將用的玻璃杯,一來清潔杯子,二來為杯子增溫。茶是圣潔之物,泡茶人要有一顆圣潔之心。
(5)涼湯——玉湖太和
龍井茶屬于芽茶類,因為茶芽細嫩,若用滾燙的開水直接沖泡,會破壞茶芽中的維生素并造成熟湯失味,所以在沖泡高級龍井茶時,只宜用80℃左右的開水。“玉壺太和”即把開水壺中的水預先倒入瓷壺養(yǎng)一會兒,使水溫降至80℃左右,用這樣的水泡茶不溫不火,恰到好處,泡出的茶色香味俱佳。
(6)投茶——清宮佳人
蘇東坡有詩云:“戲作小詩君勿笑,從來佳茗似佳人。”他把優(yōu)質茶比喻成讓人一見傾心的絕代佳人。“清宮佳人”就是用茶匙把茶葉投入冰清玉潔的玻璃杯中。
“茶滋于水,水籍于器。”茶與水的比例適宜,沖泡出來的茶才能不失茶性,并充分展示茶的特色。一般來說,茶葉與水的比例為1:50,即100毫升容量的杯子放入2克茶葉。現(xiàn)將茶葉從茶罐中輕輕取出,每杯用茶2-3克。置茶要心態(tài)平靜,茶葉勿掉在杯外。敬茶惜查茶,是茶人應有的修養(yǎng)。
(投茶——將原先倒置的茶杯翻轉,使其口沿向上,一字擺開。然后,將茶罐打開,用茶匙將所需茶葉撥入茶荷,并將茶葉一一撥入茶杯中待泡)
(7)潤茶——潤蓮心
好的龍井茶外觀嫩如蓮心,清代乾隆皇帝把茶葉稱為“潤心蓮”。“潤心蓮即在開泡前先向杯中注入少許熱水,起到潤茶的作用。”
采用“回旋斟水法”向杯中注入少許,以1/4杯為宜,溫潤的目的是浸潤茶芽,使干茶吸水舒展,為將要進行的沖泡打好基礎。
(浸潤泡——向杯中傾入適當溫度的開水,用水量為杯容量的1/4至1/5。放下水壺,提杯向逆時方向轉動數(shù)圈,目的在于使茶浸潤,吸水膨脹,便于內含物質浸出。時間掌握在1分鐘以內。)
(8)沖水——鳳凰三點頭
沖泡龍井茶時也講究高沖水,在沖水時水壺有節(jié)奏地三起三落,好比是鳳凰在向嘉賓們三點頭致意。
溫潤的茶芽已經(jīng)散發(fā)出一縷清香,這時高提水壺,讓水直瀉而下,接著利用手腕的力量,上下提拉注水,反復三次,讓茶葉在水中翻動。這一沖泡手法,雅稱鳳凰三點頭。鳳凰三點頭不僅為了泡茶本身的需要,為了顯示沖泡者的姿態(tài)優(yōu)美,更是中國傳統(tǒng)禮儀的體現(xiàn)。三點頭像是對客人鞠躬行禮,是對客人表示敬意,同時也表達了對茶的敬意。
(沖泡——提壺沖水入杯,通常用鳳凰三點頭法沖泡,杯至茶杯總容量的七成滿為止,這種沖泡方法叫中投法。但對一些外形緊結重實的細嫩名優(yōu)綠茶,諸如蒙頂甘露、廬山云霧等可采用上投法沖泡。即杯中先沖上七分滿的水,再取茶投入,茶葉就會徐徐下沉,逐漸舒展。)
(9)奉茶——觀音捧玉瓶
客來敬茶是中國的傳統(tǒng)習俗,也是茶人所遵從的茶訓。將精心泡制的清茶與新朋老友共賞,別有一番情趣。讓我們共同領略這大自然賜予的綠色精靈。
佛教故事傳說觀音菩薩常捧著一個白玉凈瓶,凈瓶中的甘露可消災除病,救苦救難。茶藝小姐把好的茶敬奉給客人,我們稱之為“觀音捧玉瓶”,意在祝福好人一生平安。
(奉茶——要面帶微笑,雙手欠身奉茶。茶杯擺放的位置,以方便客人取飲為原則。茶放好后,應向客人伸手掌示意,說聲“請品茶!”)
(10)賞茶——春波展旗槍
這道程序是龍井茶藝的特色程序。杯中的熱水如春波蕩漾,在熱水的浸泡下,茶芽慢慢地舒展開來,尖尖的葉芽如槍,展開的葉片如旗。一芽一葉的稱為“旗槍”,一芽二葉的稱為“雀舌”,直直的茶芽稱為“針”,彎曲的茶芽稱為“眉”。在品龍井茶之前,先觀察在清碧澄凈的茶水中,千姿百態(tài)的茶芽在玻璃杯中隨波晃動,好像有生命的綠精靈在舞蹈,十分生動有趣。
(11)聞茶——辯香識茶韻
品龍井茶要一看、二聞、三品味,在欣賞了“春波展旗槍”之后,要聞一聞茶香。龍井茶與花茶和烏龍茶不同,它的香氣更加清幽淡雅,必須用心靈去感悟,才能夠聞得到龍井茶那種春天的氣息,以及清純悠遠、難以言傳的生命之香。
評定一杯茶的優(yōu)劣,必從色、形、香、味入手。龍井是茶中珍品,素有“色綠、香郁、味甘、形美”四絕佳茗之稱。其色澄清碧綠,其形一旗一槍,交錯相映,上下沉浮。通常采摘茶葉時,只采嫩芽稱“蓮心”;一芽一葉,葉似旗、芽似槍,則稱為“旗槍”;一芽兩葉,葉形卷曲,形似雀舌,故稱“雀舌”。聞其香,則是香氣清新醇厚,無濃冽之感,細品慢啜,體會齒頰留芳、甘澤潤喉的感覺。
(12)品茶——淡中品至味
龍井茶的茶湯清純甘鮮,淡而有味,它雖然不像紅茶那樣濃艷醇厚,也不像烏龍茶那樣醉人,但是只要你用心去品,就一定能從淡淡的龍井茶湯中品出天地間至清、至醇、至真、至美的韻味來。
龍井茶大多沖泡三次,第二泡的色香味最佳。因此當客人杯中茶水見少時,要及時添注熱水。龍井茶初品時會感清淡,需細細體會,慢慢領悟。正如清代茶人陸次云所說:“龍井茶,真者甘香如蘭,幽而不洌,啜之淡然,似乎無味,飲過之后,覺有一種太和之氣,彌淪于齒頰之間,此無味之味乃至味也。為益于人不淺,故能療疾,其貴如珍,不可多得也。”品嘗龍井茶,像是觀賞一件藝術品。透過玻璃杯看著上下沉浮的茶葉,看著青綠的清湯,嬌嫩的茶芽,龍井茶仿佛是一曲春天的歌、一幅春天的畫、一首春天的詩。讓人置身在一派濃濃的春色里,生機盎然,心曠神怡。
(13)謝茶——有緣再聚
品茶有三樂。一曰“獨品得神”,一個人面對青山綠水或置身于高雅的茶室,通過品茗,心馳寰宇,神交自然,物我兩忘,此一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