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醫學理論看黑茶功效
發布時間:2025-01-17 點擊:39
黑茶因其特殊的加工方法,尤其是微生物的參與使其具有特殊的中醫藥理功效。從中醫理論看,黑茶主要有一下幾種功效。
1 黑茶具有的消食功效。消食與去肥膩 、下氣等藥效是相通的。中醫文獻中稱主治“食積不化”者見于《本草求真》。從功效描述有“消宿食”、“消飲食”、“消積食”、“消腥肉之食,解青稞之熱”、解酒食之毒、“養脾、食飽最宜”等。黑茶去肥膩的功效,幾千年來就被人們所利用。我國西北游牧民的食物結構是“牛、羊肉和奶酪,非茶不解”故而“寧可三日無食,不可一日無茶”,以至才有歷經千年的茶馬貿易。描述茶葉“去肥膩”功效的有“飯后飲之可解肥濃”,“解油膩、牛羊毒”,“去人脂”,“解葷腥”等,不一而足。黑茶的這一功效運用到當今社會是極為有意義的,如今肥胖成為一大健康難題,是當今社會上的流行病,黑茶“去肥膩”的功效正是其發揮作用的大好時機。
2 黑茶具有治痢功效。“痢”即指“腸炎”,古時稱“赤痢”、“白痢”、“赤白痢”、“禁口痢”等名。《本經逢源》稱:“姜茶治痢……不問赤白、冷熱,用之皆宜。”“合醋治瀉痢甚效。”安化當地老百姓用老黑茶治療“痢疾”的事例比比皆是,不勝枚舉。用老茶(存放幾十年的黑茶)熬煮菜成濃汁,輔之以姜片、紅糖喝下,一般不到兩個時辰便藥到病除。中藥較之西藥,在某些方面確有其神妙之處,所謂“西醫治標、中醫治本”由此可見一斑。
3 黑茶具有解毒功效。在中醫書籍中茶的解毒功能多稱“清熱解毒”。由熱毒而引起的咽喉腫痛,黃腫瘡,瘡瘺等,用茶解之,無不靈驗。千兩茶踩成過程中的民謠號子,就是古人留給我們的千古絕唱。當時民間缺醫少藥,很多病癥就用“萬病之良藥”的茶來試用,漸漸地茶的藥用功能不斷地被挖掘出來,成為了現代醫學的珍貴研究材料。千兩茶中指的“黃腫瘡”在現代西醫中稱為細菌感染。茶本身具有殺菌功能,通過外敷,可直接殺滅病菌,內服則是通過調節身體的內部功能,提高機體的免疫力來抗擊病菌的生長和繁殖,可標本兼治,機體也提高了抗病性,復發率也大為降低。
4 黑茶具有治療糖尿病功效。糖尿病是人類目前面臨的一大疑難雜癥。西醫治標不治本,只能通過注射胰島素來緩解病情。而民間利用老茶治療糖尿病已有數千年的歷史,根據近年業人類對用黑茶治療糖尿病的臨床試驗,研究結果顯示,黑茶治療糖尿病的效果相當顯著,“飲用黑茶可以控制病情”的觀點也被多數糖尿病患者所接受,韓國、日本、廣州、深圳一些大城市的富人專找老茶且不惜重金購買,為的不是收藏增值,而是自己飲用。糖尿病是一種富貴病,是由于機體的糖代謝出現紊亂而致知,與現代人的生活工作環境、飲食結構也有很大的關系。目前調查結果顯示,糖尿病在大城市的發病率已經超過20%,而且朝著年輕化的方向推進,這已經成為困擾人生活質量的一大社會問題。西醫對此還束手無策,只能通過注射胰島素來控制病情惡化,且在飲食上有許多忌諱,而中醫卻能從根本上通過調節機體的代謝功能實現“自身造血”的功能,較之西醫有本質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