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與澀”是否是評判優劣普洱茶的標準?
發布時間:2025-01-08 點擊:24
人的味覺,通常對苦和澀較敏感。尋常生活中,大部分的人對“苦與澀”都避之不及。但放在普洱茶上,“苦與澀”和普洱茶的淵源,就需要從另外的角度去分析。
苦與澀是茶葉的本味。茶品出現苦味是因茶葉中:咖啡堿、茶葉堿、可可堿、茶葉皂素、苦味氨基酸等物質含量較高;茶品出現澀味,是因茶葉中所含茶多酚類,尤其以兒茶素含量較多。
同時,不同的茶區,所出產的茶品表現出來的苦與澀也會存在差異。普洱茶的茶區包括西雙版納、臨滄、普洱等,每個地方因氣候、土壤、對茶樹的生長產生的不同影響,茶葉中所含物質也不盡相同,茶品出現的苦與澀也就會存在很大差異。
很多茶品帶有鮮明的地域特征,如西雙版納布朗山的茶大多苦味較重,較少的甜茶中苦味也比其它地方的茶品重些許;易武茶苦澀均不明顯,較甜柔。
苦澀味,較多出現在普洱生茶上。
但苦與澀也會因投茶量和沖泡方法等外因發生改變。若是要以“苦與澀”來評判一款普洱茶的優劣,需遵循在適當的投茶量和正確的沖泡方式下:
1、苦與澀能否迅速化開;
2、苦與澀是否造成口腔不適;
3、苦與澀在這款茶品中所占的比例是否大過了其它的味道。
苦與澀以顯著來形容,是具體可感的茶味。有的茶品苦明顯、澀不明顯;有的茶品澀明顯,苦不明顯。苦重的茶不一定就不是優質茶,相反很大程度上會讓人驚嘆,如老曼峨的茶,茶湯中帶有清苦,驚醒味蕾,但下一秒回甘猛烈襲來,整個口腔中只剩清甜。清苦化甘并且數秒即化,著實令人驚嘆。
有的茶澀感明顯,而有的茶澀感輕微,是因茶葉所含茶多酚的多少造成。通常澀感顯著的茶,不一定就不是優質茶。
如果在茶品上能明顯感到苦與澀,但是苦與澀都是數秒即化,并且苦與澀化掉之后就是十分顯著的回甘生津,口腔甜香清潤,沒有任何不適感。同時茶湯中的茶香依舊濃郁、水路細膩如絲。苦與澀在這茶中所占的比例十分輕微,僅是能夠感到,然后數秒化去。
通常普洱生茶沖泡后,或多或少都會帶有些許苦澀,是受普洱生茶的選料、制作工藝、沖泡方式等因素的影響,所以茶品的苦與澀并不能判定其品質是否優質。但苦與澀較快化去的茶品,含豐富茶質,活性度較好,在后期經良好存儲后,能夠展現出別樣的風味。
普洱茶的滋味不僅僅有苦與澀,苦與澀只是本味。除了這兩味,還有很多可以作為評判的標準,如:茶香純正、茶湯順滑、茶湯濃稠飽滿、茶氣強弱、茶韻有無等。
所以“苦與澀”只是評判一款普洱茶的入門基礎,并不能作為標準。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