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綠茶蓋蓋悶茶并不好喝
發布時間:2024-12-31 點擊:185
為什么綠茶蓋蓋悶茶并不好喝?悶泡是很多茶友泡茶常用的手法,悶泡能使茶葉更好的析出營養物質,但蓋蓋悶綠茶卻不適合,因為悶后的綠茶不耐泡,苦澀并不好喝。
沖泡綠茶有講究
綠茶有著明顯的兩個特性,一個是綠茶的采摘嫩度通常比較細嫩,從單芽到一芽一葉初展的居多,尤其是名優綠茶對于采摘嫩度更為講究。另外一個則是,綠茶屬于不發酵茶類,茶葉的屬性比較活潑。因而在沖泡上對于溫度的要求比較高,最好是在80-85℃。
綠茶對于溫度的要求體現在,過高的水溫容易導致茶葉在高溫狀態下被燙熟,失去茶葉的活性;倘若溫度過低,則又容易出現茶葉浸出滋味淡薄,達不到品飲的效果。
通常來說,在我們沖泡綠茶的時候,需要通過別的器具,比如公道杯,來進行水降溫的過程:把燒開的水先倒入公道杯中,靜置讓水的溫度降低,大概需要2-3min。如果是辦公室的飲水杯,則可以選擇等水燒開把壺蓋打開放置一段時間,以達到水溫降低的目的。
沖泡綠茶不適宜久悶
悶泡,指的是較長時間去浸泡一款茶,以獲得充足茶葉內質的過程。很多人在沖泡茶葉的時候用久悶的方式來檢驗一款茶的茶質是否豐富。但對于綠茶來說,過長時間的悶泡反而會造成相反的效果:茶葉的鮮葉會變黃,滋味會變得更加苦澀,鮮爽感也減弱不少。因而說,沖泡綠茶的時候,不適宜過久悶泡。
沖泡綠茶的技巧
1:沖泡器皿的選擇。
綠茶講究形態美而且不宜悶泡。所以在器具選擇上多以玻璃器皿,或者白瓷材質的。更利于觀察茶湯與茶葉在水中的形態。
2:水質的要求。
古人云:器為茶之父,水為茶之母。可見擇水煮茶的重要性。不同的水質會形成完全不同的茶湯品質。明人張大復在《梅花草堂筆談》中提出:“茶性必發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試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通常情況下,沖泡綠茶選用潔凈的優質礦泉水為上??梢愿影l揮綠茶品質特性。
3:水溫。
很多朋友都說沖泡綠茶水溫要低一些。沒錯,是這樣的。沖泡綠茶的水溫要求80°左右最好。因為如果溫度過高,茶葉內的葉綠素被破壞容易變黃,茶湯渾濁。芳香物質也易快速揮發,降低茶葉該有的品質。
4:茶與水。
通常情況下,沖泡綠茶的茶水比例以1:50為宜。如此沖出來的茶湯濃淡適中,口感鮮醇。也可根據個人喜好適當增減投茶量。沖水時先注于少量熱水,使茶葉浸潤一下,稍后再注水至杯沿1cm至2cm即可。綠茶中得多數有效成分在第一次沖泡后浸出量最大,經三次沖泡后基本達到全量浸出。因此綠茶一般以沖泡三次為度。然后茶葉盡量不要久泡,喝茶的時候也要避免一次把茶水喝完再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