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勻毛尖的由來尋茶傳奇和主席賜名
發布時間:2024-12-29 點擊:217
作為貴州三大名茶之一的綠茶都勻毛尖,有著“三綠透三黃”的特點,即干茶、湯色和葉底都是綠中顯黃。其名字是由地區名字和干茶特點組成的:產自都勻,外形披毫纖細。名字的由來也有傳奇故事鋪墊,接下來讓小編一一細說。
都勻毛尖因產自都勻得名
蠻王女兒尋茶記
相傳在很早以前,都勻地區有一個蠻王,蠻王有著九個兒子和九十個女兒。有一天,老蠻王生了很重的病。于是,他的那些兒女們就出去找藥。女兒們帶回來的茶葉治愈了老蠻王的病。
后來得知茶葉是綠仙雀給的,叫毛尖。喜出望外的老蠻王讓兒女們找些茶種回來栽種,作為老百姓的治病良方。姑娘們來到原來獲得茶葉的地方,卻沒有找到綠仙雀,因此在高大的茶樹王下跪拜。她們的真誠感動了天神,于是天神派綠仙雀送茶種給他們。姑娘們帶茶樹回去種植,第二年漫山就長滿了茶樹,長成一片茂密的茶園。都勻蠻王有了這茶園后,國泰民康。于是,人們將其取名為都勻毛尖。
都勻毛尖的特點為“三綠透三黃”
毛澤東批復引轟動
而都勻毛尖以本名出名的典故來自于毛澤東的批復。1956年,都勻的農民采摘加工了三斤“魚鉤茶”,寄給毛澤東。毛主席品嘗后批復:“茶很好,可在山坡上多種些,此茶可叫毛尖茶”,并回寄成本費,在當地傳為佳話。雖然有毛澤東親筆簽名的信件已經遺失,但是都勻毛尖卻一直流傳至今。
在毛澤東批復之前,該茶在明代已為貢品敬奉朝廷,深受崇禎皇帝喜愛,因形似魚鉤,被賜名“魚鉤茶”。到乾隆年間,已開始行銷海外。另外,在1915年在巴拿馬萬國食品博覽會,都勻毛尖獲優獎。
都勻毛尖被認可的基礎,還是來源于其品質:外形纖細卷曲且披毫、茶湯顏色翠綠、香氣清高,口感鮮濃,葉底嫩綠勻整。這么富有傳奇色彩的茶葉,光是文字可能也未必能道出其神韻,不如品嘗一番,自有定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