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沱茶的那些事兒
發布時間:2024-12-14 點擊:41
“下關沱茶”赫赫有名,是普洱茶中獨具特色的一種,那形似窩窩頭的造型,當真是非常個性,今日我們就來說說沱茶的那些事兒。
沱茶的誕生
沱茶是永昌祥在散茶運輸時為解決貨物齏碎,易生霉的現象。通過研究了景谷姑娘茶、藏銷的心臟形緊茶后,開發的一種形似窩窩頭,背后有一個碗狀的后窩的沱茶。此茶一出瞬間占領了四川市場,尤其在四川宜賓沱江一帶暢銷,其名也是由此而來。之后在1917年,他們將沱茶定型為每筒五圓,每個重9兩。沱茶的發明,并沒有引領起當時圈內的跟風,最早只有永昌祥、奚記、德瑞利三家生產。
沱茶的口感香氣和陳化特點
沱茶茶菁細嫩,和餅茶使用的青狀葉相比,沱茶的質感會更細膩些,香氣也更突出。苦澀味不明顯,湯水較短,味甜但層次變化很少,粘稠感不明顯。因為沱茶相對緊壓得比較實,接觸空氣面少,所以在沒有入倉的狀態下,陳化速度會慢些。茶菁出現油光、沱身松開的時間比餅茶慢,口感香氣的轉化也相對慢些。同樣也因為沱茶本身的特性,在稍微有濕度的情況下,會出現和中茶牌鐵餅相同的情況:類似花香的口感,這是沱茶的特色之一。那在沱茶的選購中,我們應該注意哪些方面呢?
沱茶的選購
首先,從外觀觀察,用新制、沒有入倉的沱茶舉例,色澤上不要太過雜亂,最好是墨綠色。芽毫明顯,茶菁肥壯,沒有枝梗的碎沫,緊壓度適中最佳。其次,從湯色來看,出湯呈金黃色的是為上,若是碧綠色或者暗紅色的就為下。最好是葉底完整且有彈性,柔韌性佳的,太多的碎沫不僅外觀不好看,沖泡時不方便控制,還可能出現葉底糜爛的現象,后續的陳化也不理想。
入倉后的沱茶外觀色澤也最好是干凈且油亮的,葉底依舊保持柔韌,湯色深紅但清亮。沱茶因為緊壓度高,所以經常是外表干凈,內里卻是布滿白霜的。如果翹茶時遇到這樣的問題不要驚慌,你的茶沒有發霉。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茶菁十分干凈,卻出現異常紅變,外觀和內部茶菁顏色差異過大的,建議不要購買。
沱茶的沖泡
沖泡沱茶的茶壺也是有講究的,一般來說都要選擇能夠保溫的茶壺,壺身相對大些的。如果是新制未入倉的沱茶,要使用蓋杯或者瓷器類的,可以凸顯茶葉香氣。若果是老沱茶或者入倉沱茶,建議最好還是用紫砂壺,扁腹寬口的紫砂壺有利于溫度散發均勻,茶葉的伸展。
置茶時,根據個人喜好調整投茶量,量比一般茶葉的少一些,一般不少于茶壺容量的四分之一。
沖泡時,第一泡三秒出湯,洗茶,將茶葉內所含雜志和可能殘留的農藥成分除去。第二泡開始即可飲用。
看著杯中沉浮的茶葉,隱隱甜味在口中翻騰,四溢的茶香隨著思緒慢慢飄向未知的角落。隱約的苦澀濾去了浮躁,沉淀了不知為何而起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