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毛尖泡出來是不是有毛
發布時間:2024-12-14 點擊:44
信陽茶人年鶴齡曾寫有《茶具與信陽毛尖十道茶》一文,對信陽毛尖十道茶作了詳細的介紹。信陽毛尖十道茶是通過挖掘信陽人的品茶習俗和傳統品飲方式并結合信陽毛尖綠茶特點,輔以相應的茶具,融茶道形成的,以追求“和、美、清、敬、怡、真、寂”的意境為宗旨,具有濃郁的茶鄉風情,那信陽毛尖泡出來是不是有毛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信陽毛尖泡出來是不是有毛
上等的信陽毛尖以芽頭為主,就是茶樹冒出來的新芽,上面有很多的絨毛,炒制殺青后,大部分的細絨還留在上面就是我們說的白毫。而優質的信陽毛尖就是細、圓、光、直、多白毫的。
在沖泡的過程中,信陽毛尖的茶毫容易脫落下來,飄散在茶湯中,所以我們泡出來的茶湯尤其是第一道都有點渾濁。但這個渾濁不是灰塵,是茶絨,不影響飲用的,反而證明茶葉價值高,品質好。那是因為茶里毫毛多,證明茶葉細嫩,茶葉中氨基酸等重要的營養物質豐富。這個渾濁是信陽毛尖的毛峰,只要別渾濁不透亮就好,渾濁透亮就是好茶。如果覺得渾濁可以將第一道的茶水洗茶倒掉,再加水續杯后要是茶水中還有白色的混懸物,可以靜置兩分鐘再喝。
信陽毛尖泡出來有毛毛的原因——制茶工藝的問題
但茶湯渾濁不透亮除了茶葉本身的問題,很有可能就是制茶工藝的原因。近年來部分信陽毛尖茶產區片面強調外形緊細,采用較低溫度在鍋內長時間揉捻,外形越來越細,一方面由于過度揉捻,碎茶增多,外形色澤變暗,湯色泛黃混濁,葉底不完整。另一方面采用低溫度在鍋內長時間揉捻做形,茶葉揉捻溢出物在熱的作用下容易在炒鍋內結成鍋巴狀物質,隨著茶葉的揉捻,這些物質漸漸地附著在干茶的茶條表面,沖泡時容易出現渾濁沉淀物。
所以發現沖泡信陽毛尖茶湯渾濁,出現灰塵等沉淀物,就不僅是茶葉的茸毛造成的,而是因為加工過程中揉捻過度,甚至把茶葉的表皮揉碎了,這和有沒有茶毛是兩個概念,水很通透時能看到茶毛,而不是灰。
信陽毛尖泡出來有毛毛的原因——沖泡方式不當
信陽毛尖也要講究沖泡方式的,中國十大名茶,正確的沖泡方式可以使湯色顯得清澈透亮,而錯誤的沖泡方式會使茶葉毫毛脫落增多,湯色渾濁。像一些不懂的人,會用高沖法,水柱的壓力容易對茶葉造成損傷,急速的高溫也會燙壞茶葉,泡出來的茶湯也就比較渾濁了。
正確的沖法應該是環壁沖泡法,選用75度左右的水(避免太高溫),然后倒水時沿著杯子緩緩流入。有人喜歡用涼水泡茶,但一般不建議用涼水泡茶,水溫過低茶里面的營養物質析不出來。高沖法與這種做法比起來,泡出的茶區別在于,前者湯色混沌,而后者湯色清澈。混沌的那杯會略微有點苦澀,但后者清澈,則口感甘甜,唇齒留香。
信陽毛尖挑選方式
1、看一看
看茶葉的色澤和形狀,頂尖的信陽毛尖的外形圓直,光潤,細條,鮮綠,葉緣有細小的鋸齒,嫩莖圓形,葉片肥厚綠亮,正宗毛尖無論是陳茶還是新茶,沖出來的顏色都是偏黃綠,色澤勻整、嫩度高,條索緊實,粗細一致。
2、捻一捻
抓一把信陽毛尖,用力捻一捻,看看它的干燥程度。信陽毛尖的含水量非常嚴格,不能過高也不能太低,含水量過高的話,茶葉就會氧化,品質下降,而且容易變質,滋生細菌和霉菌。含水量太低的話,在運輸的過程中,條索很容易折斷,因此形成大量的碎末,在接觸空氣的過程中,會吸附到水分和其他異味,從而影響了茶葉的口感和香氣,所以信陽毛尖的最佳標準含水量要保持在6.5%左右。
3、嘗一嘗
信陽毛尖的滋味分別為苦,澀,甘甜,清爽,放少許在舌尖上嘗一嘗,直到味蕾上都能感受到茶葉不同有效成分帶來的四種味道。
4、聞一聞
雙手捧起一把信陽毛尖,用鼻子聞一聞干茶的香氣。上好的茶葉味道必然香氣怡人,茶香清高純正。
5、看葉底
信陽毛尖茶葉經過沖泡去湯后,仔細觀察留下的葉底的勻雜、色澤、整碎、軟硬、老嫩來辨別茶葉質量的優次,還要看有沒有殘余的摻雜物質。
總之,信陽毛尖泡出來有毛毛這是正常現象,但要是正確沖泡也很關鍵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