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學角度認識安化黑茶的平衡之美
發布時間:2024-12-10 點擊:46
(研茶隨筆·序)
賀志弘
“平衡之美”也叫對稱美學。我們來仔細看看,無論是茯磚茶、花磚茶、還是千兩茶、百兩茶,無一不是體現了一種平衡之美、對稱之美。從美學的特征來看,它主要既含了形態(形式)之美,又在形態之美(形式之美)中亦包含了自然之美、精神(靈魂、思想之美)之美、科學之美,行為、藝術之美麗,這正是安化黑茶的平衡、對稱之美。所以,我們有必要從對稱美學的角度來發現、尋找,以及如何正確認識黑茶之美。即今天我要講授的黑茶的美學初論。比如磚茶,千兩茶形態的對稱之美。它的基礎,即是自然與科學、藝術的美學(比如形態,工藝,溫度與濕度,踩制與壓杠之力學對稱,烘房堆置對稱平衡,空氣對流的流體對稱力學之美。又如外包裝那根白紗線捆綁的對稱之美。再如茶的飲料與健康之美,等等,無一不是處處充滿著平衡與對稱之美)。
將黑茶的六大屬性從對稱美學的角度講解哲學,自然科學,養生等的對稱,平衡之美(如陰陽平衡,辨證唯物等等)。當你靜坐在茶席之前時,當一片茯磚茶、一塊千兩餅在茶藝師的纖纖巧手之下撬下一砣幻化成橙黃明亮的茶湯時,這砣茶就已經充分調動起了你的視覺、知覺、嗅覺、聽覺等感知系統,從而使得你獲得了一種滿滿的、情景交融虛實相生的、韻味無窮的茶意的體驗。使你從一縷茶香、半口茶湯中享受到了、展開了受眾無限的想象,從而由基本的視覺審美體驗、味覺體驗上升到精神方面的滿足,猶如身處“茶在畫外”的意境美。它也佐證了自然平衡并不是一個價值的固定的狀態;它是一種活動,永遠變化,不斷調整的狀態。人也是這個平衡的一部分。如同你在品茗之時所能夠感受到的:“夏宜急雨,有瀑布聲;冬宜密雪,有碎玉聲;宜鼓琴,琴調虛暢;宜詠詩,詩韻清絕;宜圍棋,子聲丁丁然;宜投壺,矢聲錚錚然,皆竹樓之所助也。”也許,在許多時候,我們在討論美的本質無果之后發出“美是難的”感慨,其實,我們所看到的一片茯磚茶、一支千兩茶是美的,但美絕不是一片茯磚茶、一支千兩茶那么簡單。好比當我們看到或者讀到一片甲骨文的時候首先會想,一塊刻滿文字的甲骨是文化的,但文化絕不是、絕不僅僅只是一塊甲骨一樣。
似乎我們在穿過歷史的云煙,與文震亨(明朝)“構一斗室,相旁山齋,內設茶具,教一童專主茶役,以供長日清淡。寒窗兀坐,幽為首務不可廢者”。與錢起“竹下忘言對紫茶,全勝羽客醉流霞。塵心洗盡興難盡,一樹蟬聲片影斜”,將茶之美與茶人內在的精神追求緊緊地相融合在了一起一般。在《人間詞話》里,王國維先生認為文學藝術境界有四種境地:即“造境”、“寫境”、“有我之境”與“無我之境”。中國傳統的審美思想中講究虛實變化,如中國畫所講究的留白,給人們更多的畫外的聯想和想象。再如中國古典園林中的,移步換景的造園手法,不同角度所看到的園林中的景象各不相同,將近處的實景與遠處的虛景相融合,巧妙的采用借景的手法。設想如果看一幅沒有留白的中國畫,難免會讓人產生畫面過于飽滿,甚至讓人“窒息”之感;設想如果讀一篇平鋪直述的文章,毫無修辭手法,往往給人看流水簿一般,毫無想象的空間。這些就是中國傳統審美思想中的特別之處。既包含實實在在的事物,也包括似有似無的虛的東西,而此處的“虛”并非是“無”的意思,而是與“實”相對的概念。中國人古人在表現“空寂”之美的美學思想時多借助詩歌與畫作,即禪意詩與禪意畫。飲茶、論道、彈琴、吟詩,這些,與古人用詩畫的形式表現禪意的思維難道不是緊緊地聯在一起么?。以禪意詩為例,如唐代詩人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該首詩通過“鳥飛絕”、“人蹤滅”、“孤舟”、“獨釣”等詞語表現空寂之感,表面上看這是一幅空靈安靜的山水畫,但仔細體會該首詩的美便不難發現詩人所營造的孤寂清冷的藝術氛圍。整首詩通過對景物的描寫抒發詩人的情感,情景交融,令后人讀起來不禁聯想到一幅充滿空靈寂靜的山水風景畫。又另一位唐代詩人常建的《破山寺后禪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俱寂,惟聞鐘磬聲”。該首詩抒發作者的隱逸情懷,通過對“古寺”、“高林”、“禪房”、“鐘磬”等事物的描寫,傳達出詩人對遠離塵世喧囂、歸隱山林的向往。風格閑雅清幽,具有構思造意的優美與禪意思維的寧靜。禪意思維的美學思想主張本質、內在之美的表達,否定外在、浮夸的現象。同時,探究事物的本質,追求功能與審美的最大集合,找尋為人們所忽視的源于自然的“質樸”、“純粹”、“簡素”的生活情調。從這一點來說,一片茯磚茶、一支千兩茶、一塊千兩餅,都充分體現了源于自然的“質樸”、“純粹”、“簡素”的生活之美。
所謂“淡”即指平淡、淡然、清淡,側重于意蘊情味;“靜”即是安寧、靜謐、等;“雅”即是要求無過、無不及,包含適中、勻稱、平等的意思。“淡靜雅”也是一種美學思想理念,追求淡然、靜謐、雅致的美學態度。
品飲養生之功能。人們將品茗作為一種養生之道,現代人的工作壓力不斷增強,生活節奏逐漸加快,而身體健康狀況令人擔憂。茶因其具備多種有利于人體健康的活性成分,可以促進人的精神放松,緩解人們的疲勞之感,從而更好的投入到工作生活之中。
晚唐文人劉貞亮所言:茶以雅志。這一功能主要是注重茶文化所包含的內在精神內涵與外在形式之美能否符合受眾的審美需求。
因此,黑茶的的存在有利于保有豐富的美學范疇。黑茶的靈魂在于“和”,也就是陰陽平衡之美,對稱生態之美,人生感悟、追求與享受之美,如同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融合,對于人生的平衡具有重要意義。(作者:賀志弘,資料來源:安化縣鴨耳湖茶業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