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山近千畝茶園增產兩成惠農政策富了種茶人
發布時間:2024-12-07 點擊:47
12月25日上午,在山東乳山市南黃鎮北斜山村的威茗茶場,記者看到有10余名茶農正在給茶樹覆膜御寒。“今年入冬后天氣比較暖和,因此給茶樹覆膜的時間也晚了一些。”威海威茗茶葉有限公司總經理徐彬說,“茶葉最怕倒春寒,覆膜保暖是為了來年有個好收成。”
“今年溫度適宜,茶葉長勢不錯。”徐彬告訴記者,在4月至9月的茶葉收獲期間,他的近千畝茶園比去年同期增產了20%,一共產茶20余噸。獲得國家地理商標認證的“乳山綠茶”香氣濃郁、滋味醇厚,名聲在外,所以徐彬對茶葉銷路絲毫不犯愁。今年10月,他還與山東省家家悅集團有限公司簽訂了購銷合同,上市茶葉可直接進入煙威地區的400余家超市,不僅銷路更廣了,而且有助于提高乳山茶葉的知名度。
根據茶葉區域布局規劃,乳山市今年繼續實施獎勵措施,成片發展茶葉達到50畝以上的每畝補貼提高至300元。“獎勵政策讓我們茶農發展起來更有動力。”徐彬說,隨著茶場的發展,擴大規模勢在必行,每畝補貼300元的政策緩解了他的資金壓力,堅定了他擴大規模的信心。
讓徐彬感到幸福的不僅是乳山的獎勵政策,還有三中全會以及全國農村工作會議結束后,國家對農產品企業的扶持政策。“通過新的土地流轉政策,10月份,我在南黃鎮姜家莊村、上莊村以及北斜山村爭取到了連方成片的400畝地。”徐彬高興地說,新政策中還允許通過茶場抵押進行貸款,“這說明從國家到地方,都非常支持茶葉產業的發展,讓我們茶農心里有底了。”
借著新政策的春風,看到茶葉產業發展的美好前景,徐彬對來年充滿了期望。“在流轉來的400畝土地上,我打算建一個集休閑觀光、科技示范和生產加工于一體的茶莊園。”徐彬說,規劃設計工作已經完成,而且道路、平塘等修建工程已經開工。此外,徐彬還計劃將有效成分含量更高的新品種安吉白茶引入乳山試種,并陸續開發玫瑰紅茶和金銀花綠茶。
背景資料:乳山已發展茶園1.4萬畝
作為全國最北的茶葉產區,乳山市氣候常年溫暖濕潤、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土體深厚、土壤有機質含量高,擁有種植茶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近年來,乳山市把茶葉產業列為農業十大特色產業之一,通過積極扶持,大力引導,使之成為富民興農的新興產業。目前,乳山市已有茶園面積1.4萬畝,年產茶葉185噸,擁有茶葉加工企業28家,2012年產值超過15億元。
為使茶葉種植盡快形成規模,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包括靈活的土地流轉、鼓勵龍頭骨干企業承包或租賃土地、建設“自有基地”在內的一系列優惠鼓勵政策,同時不斷加大補貼力度。今年,規定連片發展50畝茶葉政府每畝補貼300元。為引領茶葉產業化發展,乳山市通過內扶外引,培育起一批支撐能力強、帶動范圍廣的茶葉加工龍頭企業。這些企業在帶動農戶、推進規模生產、開拓市場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此外,乳山市堅持以標準化生產打造自己的茶葉品牌。全市茶園基地需以無公害、生態茶園為目標,堅決杜絕濫用農藥,實行標準化的施肥、澆水、滅害、采摘、加工。以“乳山綠茶”通過地理標志產品認證為契機,全市確定一個統一茶葉品牌--“乳山綠茶”,按照“統一標準、統一包裝、分別注冊、扶強扶優”的思路,對現有的茶葉品牌進行整合。同時,通過舉辦茶展、做媒體廣告、禮品饋贈、舉辦茶業研討會和茶葉展銷會、組織企業外出參加茶葉展示展銷等形式不斷加大茶葉品牌宣傳和推介,吸引客商,提高“乳山綠茶”公用品牌的知名度和市場美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