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陽黃湯是什么茶,平陽黃湯的品質特征
發布時間:2024-12-07 點擊:33
平陽黃湯是什么茶,到底是湯還是茶?平陽黃湯是產自溫州平陽的地方,因為泡出來的茶湯是黃色的,顧明黃湯,是屬于六大茶類黃茶類中的黃小茶,也是中國四大傳統黃茶之一,與蒙頂黃芽、霍山黃芽等知名黃茶齊名。下面我們先一起去看看平陽黃湯到底是什么茶,平陽黃湯的品質特征有哪些。平陽黃湯是什么茶
平陽黃湯,有時又叫溫州黃湯,產于浙南溫州的平陽、泰順、瑞安、永嘉等縣市。平陽黃湯茶是浙產茶葉的重要代表,浙江主要名茶之一。平陽黃湯茶,曾以“干茶顯黃,湯色杏黃、葉底嫩黃”的“三黃”特征傲立茶業界。
平陽黃湯屬于六大茶類黃茶類中的黃小茶,是中國四大傳統黃茶之一,與蒙頂黃芽、霍山黃芽等知名黃茶齊名。其歷史悠久,在清代因曾被列為貢品而聞名。2014年5月入選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2014年第一批農產品地理標志名錄。平陽黃湯的加工工藝
平陽黃湯是介于綠茶與黑茶之間的工藝制作加工而成。其采摘于清明前。采摘的標準是以細嫩多毫的茶葉。而且還必須的一芽一、二葉剛初展的茶葉。形體的大小還必須要求一致。。平陽黃湯茶制造分殺青、揉捻、悶堆、初烘、悶烘五道工序。1、殺青
鍋溫160℃左右,投葉量1-1.2公斤,要求殺勻殺透,待葉質柔軟,葉色暗綠,即可滾炒揉捻。
2、揉捻
繼續在殺青鍋內進行,降低鍋溫,滾炒到茶葉基本成條,減重50~55%時即可出鍋。3、悶堆
將揉捻葉一層一層地攤在竹匾上,厚約20厘米,溫州黃湯上蓋白布,靜置48~72小時,待葉色轉黃,即可初烘。
4、初烘
用烘籠烘焙,每籠投悶堆葉1.2公斤左右,烘焙時間約15分鐘,七成干時下烘。
5、悶烘
初烘后適當攤涼,收放在布袋內,每袋1-1.5公斤,連袋擱置在烘籠上悶焙,掌握葉溫30℃左右,經3~4小時達九成干,再經篩簸,剔除片末,復火到足干,即可包裝。平陽黃湯的品質特征
平陽黃湯屬于六大茶類黃茶類中的黃小茶,是中國四大傳統黃茶之一,與蒙頂黃芽、霍山黃芽等知名黃茶齊名,曾以“干茶顯黃,湯色杏黃、葉底嫩黃”的“三黃”特征傲立茶業界。其外形條索細緊,色澤黃綠,湯色杏黃明亮,香氣清芬高銳,滋味鮮醇爽口,葉底芽葉成朵勻齊。喝入口后感覺鮮而醇爽。平陽黃湯在做法上比綠茶多了一道悶烘的過程。與黑茶的悶堆程度和溫度上都有一定的差別。 綜上,平陽黃湯是屬于黃茶的一種,并且與蒙頂黃芽、霍山黃芽等知名黃茶齊名,是中國四大傳統名黃茶之一。看起來不錯吧,大家快去嘗嘗味道吧。